寻找东方“丹尼索瓦人”:目前只是一个开始(3)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学堂 >

寻找东方“丹尼索瓦人”:目前只是一个开始(3)

  “除了对夏河丹尼索瓦人化石展开研究之外,我们还想知道化石出土地的更多信息。”张东菊介绍说,2018年,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联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白石崖溶洞进行了小面积考古发掘,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骨骼化石相继出土,显示曾有古人类在这里较长时间生活。

  白石崖溶洞恒温,在距离洞口处80米之内,冬季温度可始终保持在9摄氏度左右。“如果洞外很冷,这里更适合人类生存。”2018年年底,由张东菊带队,研究人员对白石崖溶洞进行小面积的正式考古发掘,发现较厚的文化层堆积,发掘出土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骨骼遗存,显示古人类在该遗址曾较长时间生活。

  经过系统研究,新的成果逐渐被发现,近日在甘肃夏河召开的会议上,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公布,夏河丹尼索瓦人发现地——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白石崖溶洞保存有丰富的旧石器文化遗存,包括大量石器和动物骨骼化石。

  张东菊介绍说,2018年发掘出土的考古遗存,其中石制品1400多件,动物骨骼化石600多件。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出土石制品遗存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工具和断块;动物骨骼化石以较破碎的四肢骨为主,目前已鉴定出的动物种属有犀牛、野牛、野马/驴、鬣狗和野羊/羚羊等。

  “动物骨骼化石上,还发现了石器的切割痕迹,进一步证明人类活动是洞穴内动物骨骼堆积的主要因素。”张东菊表示,这说明古人类在第四纪最为寒冷的倒数第二次冰期生活于青藏高原上,人类以捕猎大型冰期动物为主,这些丰富的动物遗存为理解青藏高原旧石器人群的生业模式和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提供重要信息。

  “在这么小的发掘面积出土这么多化石,说明白石崖溶洞是当时人类的生活家园。”高星说,可以将其与中国已经发现的同期古人类化石进行形态对比,有助于厘清中晚更新世古人群之间的演化关系。

  兰州大学研究团队介绍,2019年还将对白石崖溶洞进行全面测绘,再次申请对洞穴不同部位进行发掘,对洞穴文化遗存进行全面系统的发掘整理、系统精准的测年、生存环境和适应分析、石制品等考古遗存分析等工作。

  “目前,夏河丹尼索瓦人的发现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对遗址的系统发掘和研究,将逐步揭露丹尼索瓦人在夏河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适应、文化演进等方面的信息,同时,也对进一步研究丹尼索瓦人的迁徙轨迹有重要意义。”张东菊表示,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将依托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在青藏高原开展更大范围、更系统的考古调查,寻找考古遗址,并选择重要遗址开展正式考古发掘,全面、完整地去了解研究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情况。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