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中央追逃办成立五周年之际:有逃必追 一追到底(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写在中央追逃办成立五周年之际:有逃必追 一追到底(2)

  随着《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以及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陆续公布施行,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和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建立,追逃追赃有了更充分的法律依据和更充足的法律武器,有效推动了国际司法执法合作。

  主导通过亚太经合组织《北京反腐败宣言》、二十国集团《反腐败追逃追赃高级原则》,在华设立二十国集团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创造性地提出“零容忍态度”“零漏洞制度”“零障碍合作”原则,发起《廉洁丝绸之路北京倡议》……中国以成功的追逃追赃实践引领国际反腐败执法合作,为全球反腐败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对内做好法法衔接,对外注重与国(境)外法律的衔接,追逃追赃工作在规范化、法治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党的十九大以来,截至2019年5月,全国共追回外逃人员2395人,其中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731人,“百名红通人员”10名,追回赃款47.06亿元。

  一体推进——

  标本兼治,实现从数量突破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年初召开的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扎实开展重点个案攻坚,完善防逃制度机制,一体推进追逃防逃追赃工作。

  1月29日,“天网2019”行动再启锋芒。“天网行动”最终要落实到追回多少人、防住多少人外逃、追缴多少赃款上——这一要求正是贯彻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工作部署的具体体现。

  “面对新形势新考验,要取得追逃追赃更大战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继续紧盯重点个案的同时,着力加强制度建设、能力建设、队伍建设,着力提高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实现从数量突破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一体推进追逃、防逃和追赃。”中央追逃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推进追逃防逃追赃一体化建设,就是坚持追逃、防逃、追赃整体并进,建成协调配套、系统集成的一体化工作体系,决不能重追逃、轻追赃,也不能重追逃、轻防逃。

  国外“织网”,国内筑坝。监察体制改革后,大量新增监察对象被纳入监督范围。防逃工作通过紧盯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海外分支机构等监督薄弱领域,结合扶贫领域反腐败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把新增监察对象全部纳入防逃范围,真正实现防逃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与此同时,追赃也在同步发力。中央追逃办将2019年定为追赃工作年。一方面,加大反洗钱调查力度,持续发力打击地下钱庄,对国内涉案动产、不动产,依法应冻尽冻、应收尽收,实现赃款在境内“藏不住、转不出”;另一方面,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推动建立涉案赃款查找、冻结、返还合作机制,多措并举追缴赃款,力争赃款在境外“找得到、追得回”。与此同时,在2018年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培训班上,中方代表主办方提出呼吁各方强化综合执法国际协作,形成《腐败资产追缴国际合作十条倡议》。无论是双边合作还是多边框架,日益扩大的国际合作“朋友圈”,正在使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的“天网”越织越密。

  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永远在路上。五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更标注着一个崭新的起点。“我们要重整行装再出发,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把追逃防逃追赃工作不断引向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战略性成果!”中央追逃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王卓)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