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扔垃圾催生出职场新业态(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代扔垃圾催生出职场新业态(2)

  “垃圾分类不是简单的举手之劳,而是一个科学体系,综合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市民文明程度的高低。”重庆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负责人说,该区结合“二维码”溯源机制和“绿色账户”积分兑换机制,强化“标准先导、入户指导、桶边辅导、激励引导、溯源督导”等方式,深入推进源头精准分类,促进形成分类习惯。目前示范区域居民知晓率达100%,参与率超86%,投放准确率超82%,回收利用率达30%。

  数据显示,中国大陆90%以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被填埋或焚烧。每年15亿吨左右的建筑垃圾,得到再生利用的仅有几千吨。而实现废弃物最大利用的前提,便是垃圾分类。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万隆坦言,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生活垃圾数量迅速增加,由此带来的环境压力、“邻避”困局、城市品质形象等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通过垃圾分类来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水平。

  政策和资本驱动垃圾处理市场可期

  连日来,涉及垃圾分类个股大涨。国家政策的利好与环卫市场大火的形势都为垃圾分类市场的升温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此背景下,垃圾分类的市场化或许将成为环卫领域的一匹黑马。

  在“十三五”政策暖风的推动下,包括垃圾分类处理在内的环保全产业开始踏上发展的高速列车。而资本和跨界大亨的关注,更是使行业在商业模式上面临新的变化。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回收再生企业信心满满,行业未来形势可期。

  重庆社科院王永模研究员认为,再生资源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收旧利废、加工处理行业,而是嵌进整个社会大循环,成为实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城乡环境治理,全社会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打造。因此,行业企业不应再走以前粗放式扩张的老路,要以绿色发展的眼光审视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

  据分析,在“十三五”期间社会环保总投资预期可达17万亿元,其中固废处理行业投资预期在4.25~5.1万亿元之间。预期“十三五”期间污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投资超过1900亿元,垃圾焚烧处理规模预期可达千亿元。在政策的驱动和资本激励下,垃圾处理PPP项目也势必得到更多发展空间和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