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地震预警“福建经验”:强研发立法规促服务(2)
时间:2019-06-25 23:10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福建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处长危福泉说,这方面,福建省也是积极推进、先行先试。在2013年9月通过《福建省防震减灾条例》基础上,2015年5月《福建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通过并公布施行,对加强地震预警工作管理、强化地震预警系统规划和建设、预警信息统一发布等进行明确规定。2017年7月《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福建省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对地震预警等级、预警图标、预警的声音等予以明确规定。
福建省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晋江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该分中心建设运行情况。 孙自法 摄 福建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系统经过多年内部测试,特别是晋江地震预警发布示范的经验表明:社会公众对于警戒性地震预警(预估烈度为3-5度,震感明显)以及台湾地区中强地震(5.5级以上地震,居住在高层的公众有震感)预警存在较大的需求,为更好满足社会公众对福建省内有感地震和台湾地区强震地震预警信息的需求,福建省地震局2018年5月将福建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条件具体调整为: 当预测地震烈度大于或等于6度,为社会公众提供包含地震预警警报声音在内的红色或橙色等级的地震预警信息警报;当预测地震烈度为3-5度,为社会公众提供无地震预警警报声音的黄色或蓝色等级的地震预警信息提示;当台湾海峡及台湾地区发生5.5级以上地震且预测地震烈度小于3度,为社会公众提供无预警等级的地震信息提示。 福建省地震局还通过多种渠道,重点加强地震预警基本原理、信息发布条件、终端功能和服务方式等科普宣传,让民众正确理解、运用地震预警信息,正确应对地震事件。同时,对安装地震预警专用发布终端的学校、社区(村)等单位,要求在专用发布终端安装投入使用前,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后处置预案》,并做好地震预警知识科普宣传和地震预警疏散演练。
知名台商、晋江市安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春美介绍其创建福建省首个地震安全示范企业相关情况。 孙自法 摄 推进建设地震预警“最后一公里”服务社会 地震预警信息服务是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地震预警数据处理系统产出的各类预警信息经过信息发布系统推送给信息服务终端,为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单位、重大工程、示范中小学校以及社会公众提供地震预警服务。 福建省地震局应急指挥与宣教中心总设计师王青平指出,有效利用地震预警信息,既可以让公众及时采取必要的避震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也能保障公众与社会知情权,使公众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他介绍说,福建省地震预警信息发布采取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广、先行业后公众的方案,技术手段上先采用可控信息传播技术,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再采用大规模信息广播服务技术,历经晋江预警信息发布试点、扩大试点范围和全省范围全面有序铺开三个阶段。目前,福建省已初步建立地震预警信息服务体系,利用基于PC(个人电脑)的地震预警终端软件、基于智能手机的地震预警APP以及地震预警信息专用接收终端等服务方式,向全省单位和个人提供包括地震预警信息、地震速报信息、地震烈度速报信息在内的地震预警服务产品。 福建省计划分3年(2018-2020年)在全省18400个学校、社区(村)建设地震预警信息专用接收终端,作为该省预警信息发布“一张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预警信息专用接收终端还为暴雨、台风等其他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提供服务。由福建省地震局自主研发的福建地震预警手机APP,可实时接收闽台地区地震预警和全球地震速报信息,并具备地震科普和避难场所查询等功能。截至今年5月底,福建全省已建成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8976处,手机APP累计下载用户3.6万个。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