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坚持底线思维(2)
时间:2019-06-25 22:04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往往也是矛盾凸显期。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主动权。 学习科学理论。底线思维作为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领导干部的底线思维能力与其理论功底、理论水平密切相关。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领导干部要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就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前,特别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增强大局意识。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和战略定力,在事关全局和原则的问题上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要高度重视维护全局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决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计较一时得失,最终影响大局。如果在事关全局的问题上随波逐流,丧失原则和立场,就会严重危害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运用底线思维进行思考和行动,要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具体利益和根本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明辨利害,慎重决策,合理选择,谋定后动。 常怀忧患之心。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而又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具有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再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都是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思想标识和鲜明体现。进入新时代,在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都存在一些不确定不安全的因素。面对动荡不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常观大势、常思大局,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始终做到居安思危、深谋远虑、未雨绸缪,从容应对、及时化解风险与危机。 坚定战略意志。运用底线思维应对风险挑战,是对眼光、意志和胆识等的多重考验。坚强的意志、冷静的头脑、坚定的决心,是领导干部运用底线思维应对风险挑战时必备的素质。领导干部要在实践中磨砺坚强意志、锻炼卓越胆识,有为理想而奋斗献身的崇高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力,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遇到风险挑战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既充分利用既有的条件,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以争取最好的结果、赢得最大的胜利。 弘扬斗争精神。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顽强的斗争精神。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与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与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与一切阻碍历史进步的顽瘴痼疾,与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敢于并善于斗争,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