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年中观察:部分地方口号喊得响 获得感不强(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基层减负年中观察:部分地方口号喊得响 获得感不强(2)

  不少受访人士建议,破除形式主义应该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文件要求,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上找根源、抓整改,严格落实有关规定,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形式主义问题。

  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从思想上紧绷杜绝形式主义之弦。河北省社科院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彦坤说,形式主义之所以畅行,是因为它很多时候不算明显的违纪违法行为,具有隐蔽性。比如,不少领导干部下乡调研要提前打招呼,到了基层前呼后拥,这本身就是形式主义。“你提前打了招呼,陪你调研的人都是圈定的,和你座谈的群众都是彩排过的,发言材料也都是‘审’过的,你能听到实情吗?”

  坚持群众路线,杜绝拍脑门决策,严防制定的方案措施脱离实际。半月谈记者走访了解到,某地在制定防火办法时,简单地规定“发现一把火撤副乡镇长、两把火撤乡镇长、三把火撤乡镇党委书记”。一名乡长开玩笑说,一旦发现烧了两把火要撤我,我干脆再自己点一把火,让他们撤书记去。不少基层干部还表示,有的全省、全市的政策起草之前没有经过深入调研讨论,而是某处室一个科员甚至是到处室交流锻炼的同志直接“闭门造车”,经过层层圈阅、上报,最后成为文件规定让基层去落实。

  重构务实高效、科学合理的工作成效考核评价机制。不少受访干部表示,考核是指挥棒,如果上级以材料论英雄,基层势必会处处留痕甚至“造痕”,不重实绩;如果上级以会开了多少、会议级别的高低来评测基层落实工作的重视程度,基层就不得不天天开大会。只有建立一套重实绩的考核评价机制,基层干部才会勇于担当作为。

  加强约束机制,在基层反应强烈的形式主义表现上画红线。王彦坤说,在铁腕治理下,办公用房超标、公车私用等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整治形式主义,要发扬以往经验,细化八项规定的有关条款,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让各级干部有所遵循,不敢越雷池一步。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