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大常委会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脱贫攻坚纪实(2)
时间:2019-06-25 06:58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报告指出,全省对《条例》的贯彻实施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对《条例》宣传贯彻不够深入、《条例》贯彻实施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扶贫开发基础性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扶贫开发相关机制还不够完善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报告提出了发挥好《条例》在脱贫攻坚中推进作用、依法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切实抓好精准措施落实、调动和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切实加强人大监督等整改意见。 针对整改意见,湖南省政府通过突出抓《条例》及扶贫政策宣传贯彻、突出抓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责任落实、突出抓脱贫攻坚各项重点工作推进、突出抓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机制建设、突出抓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能力提升等5个方面的措施进行整改。 2018年7月17日,湖南省政府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显示,通过问题整改和审议意见的处理,2017年,全省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39.5万,2695个贫困村脱贫出列,7个省级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5个国家级贫困县已全部接受国家评估验收。 2019年3月20日,湖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32次主任会议,研究了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关于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和《关于全省脱贫攻坚情况的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结果的报告。 2019年,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在跟踪监督上持续发力,主任会议听取了省人民政府关于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意见研究处理结果的报告,推动《条例》实施过程存在问题进一步整改。 通过监督,《条例》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2018年,湖南实现131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2491个贫困村退出,19个贫困县如期摘帽。2016年至2018年,全省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71万人,有6202个贫困村脱贫出列,31个县脱贫摘帽。 代表投身攻坚战 “有女莫嫁牛角山,三月大米三月糠,还有六月无法过,野菜山果当主粮。”这首歌就是湘西州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以前的真实写照。 2008年以前,牛角山村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是出名的贫困村。但如今,牛角山村已经大变样。2018年,村里人均年收入达到1.3万余元。 在全国人大代表、牛角山村村支书龙献文的带领下,村里的企业采用“村支两委+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村民以土地、茶园、劳动力、资金等形式入股,通过土地租金、务工工资、盈余分配、二次返利、分红等方式获取收益。 “这种模式,让资金跟着贫困户转,贫困户跟着能人转,能人跟着项目转,项目跟着市场转,能真正让建档立卡户精准脱贫。”龙献文说。 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发出“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活动倡议后,像龙献文一样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作的各级人大代表有13多万人。 探索扶贫金融创新,湖南省人大代表谢运良,通过建立小额信贷股权分红、工资转股权、就业安置3种精准扶贫模式,实现残疾贫困人口家门口有尊严地就业脱贫; 扶贫必扶智,岳阳市人大代表伏雯克服身患尿毒症的困难,带领公益团队分赴40多个村开展扶贫助学活动,走访百余名贫困学生家庭,开展信息登记、核对,送出爱心助学资金20多万元; 电商扶贫为精准扶贫带来新路径,益阳市人大代表黄庆明以电商培训为切入口,改变贫困户的传统思维,培育电商扶贫致富带头人,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提高了贫困户收入…… 代表们坚持履职与脱贫攻坚的高度融合,争做政策的宣传者、活动的参与者、工作的监督者、任务的担当者、战略的服务者,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典型,为全省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力量。 对口帮扶贫困村 法治保障护航、“法律巡视”监督、各级代表助力……湖南省人大常委会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这些“外力”的支持固然重要,但“内外兼修”才是脱贫攻坚成功的根本方法。 意识到这一点的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通过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罗建军是茶陵县虎踞镇水源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靠种田维持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这样的艰难生活,在省人大机关扶贫工作队于2015年入驻之后,一去不复返。 扶贫工作队在深入调研后,作出了发展产业改变贫困的决策,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动员罗建军等农户流转土地,成立了麻叶洞生态农业合作社,种植生态水稻。合作社成员每人增收几万元,也解决了30多名贫困户就业问题。 让罗建军没想到的是,惊喜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法律这味药如何医好“城市上空的痛”
- 下一篇:“管法的法”施行四年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