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里的长征(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爆料 >

课本里的长征(2)

  “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她对我们道歉,说没有多的米,也没有大锅,要不就多煮些给部队吃。我们给她钱,她不要。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够吃三天的粮食,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她非常欢喜地接受了。”(《老山界》,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课本里的长征

六盘山(中国画·局部)李可染

  课本里的长征,也展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民族团结政策的优良传统。课文《老山界》里写道:“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我们就跟瑶民攀谈起来……她说:‘广西的苛捐杂税对瑶民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侮瑶民。你们红军早些来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吃这样的苦了。’”在宁夏,红军长征三过单家集,留下了一段毛泽东同志与清真寺阿訇“单家集夜话”的佳话。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还赠给西吉县兴隆镇南大寺一面锦旗,上书“回汉兄弟亲如一家”。

  课本里的长征,既有对历史的纪念、对精神的传承,更有对美好未来的展望:“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勇士们洒过鲜血的地方,满树的梨花正在开放。人民捧着美丽的鲜花,轻轻地,轻轻地撒在这英雄的土地上。”(《我站在铁索桥上》,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课本里的长征

七律·长征(课本内页)资料图片

  红军长征,翻越了40余座高山险峰,六盘山是最后一座。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936年秋,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写下这首豪情万丈的诗词。

课本里的长征

草地情(油画)张文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80多年后的今天,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亲手缔造的新中国即将迎来70岁的生日。今天的我们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长征的伟大精神遗产,走好新的长征路,才能以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精彩未来。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23日 10版)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