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瘾】屠呦呦团队“大招”背后,有一个会美容的将军(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学堂 >

【古人有瘾】屠呦呦团队“大招”背后,有一个会美容的将军(2)

  篇中集中了治粉刺、酒渣鼻、䵟黯、黑痣、脱发、体气的方药,如“治年少气充,面生疱疮方”“去黑痣方”“治面多䵟黯,或似雀卵色者方”等。

  同时,该篇中还刊载了很多美容妆饰方,如“服药取白 方”“治人面无光润、黑䵟及皱,常傅面脂方”“治人面体黑,肤色粗陋,面血浊皮厚,容状丑恶方”“令人体香方”“染发须白令黑方”等。

  这些方剂已不着眼于治病,而是着眼于美容。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毕竟是东晋的美容方法,以今天的科技水平衡量,其中一些外用药或“化妆品”用铅、汞过量。

  “我命在我不在天”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当时的名士之间,纵酒、服散等行为颇为流行。葛洪也不例外,只是他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在今天可见的材料中,葛洪笃信神仙道教,他认为可以靠自身努力修炼成仙。

  事实上,他关于医学、药学、化学等方面的探索,也均源出于这种思想。

  从这个角度而言,相对于同时代的其他魏晋名士,葛洪的这种想法,还算是积极的。

  他在《抱朴子》中明确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即是强调个人的生命,能由自我决定,不由天地掌握。

  因此,葛洪在自己的著述中也用了大量篇幅讲如何修仙。

制图:张舰元

制图:张舰元

  今天我们看起来,《抱朴子》中不乏奇闻异事。

  例如,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记载,汉成帝时有猎人在终南山中发现一个“身生黑毛”的妇人。此人自称本是秦代宫人,因秦末战乱逃入山中,有一老翁教她吃松叶松实,当时苦涩,但吃过后不饥不渴,而且冬天不觉得冷,夏天也不觉得热。

  自秦末到汉成帝时,已经历二百余年。这名二百多岁的妇人被发现后回归人世,便不再吃松叶松实,结果身毛脱落,“转老而死”。

  显然,这样的故事在今天看来是完全不可信的。而在葛洪的书中,这样的故事成了“修仙”的反面案例。

  今天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故事,其实与葛洪的经历密切相关。

  自葛洪青年时起,就饱尝世道艰辛。长生不老、羽化登仙,很自然地成为当时士人的一种追求。

  但这样的追求终究不可得。晚年的葛洪隐居山中,专注于求仙炼丹。而对于葛洪的去世时间,后世史家有不同说法。

  不过其中一个故事颇耐人寻味。葛洪发出信件,说自己想远行寻师,定期即行。当日正午便如安睡般去世。(完)

  参考资料:

  1 [晋]葛洪:《抱朴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 [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3 丁宏武:《葛洪年表》,《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1期。

  4 袁济喜、杨康:《从葛洪<抱朴子>看魏晋士人的个体价值观》,《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6年第3期。

  5 黄霏莉:《葛洪的美学思想及其对中医美容学的贡献》,《中华医学美容杂志》1998年01期。

  6 [美]康儒博 著、顾漩 译:《修仙:古代中国的修仙与社会记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