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贫的西海固报告(3)
时间:2019-06-21 21:44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肉牛满圈,牛棚里为何不难闻?泾源县龙潭村村民冶三成笑着指给记者看,秘密就是“生态牛床”,原来在牛棚里铺垫了50厘米混合木屑和生物菌种的垫料,牛活动时使垫料与粪尿发酵,牛棚干净少味。 “生态牛床”成就了农村有机农业循环链。泾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小飞说,泾源丰富的林草为牛床垫料提供了大量原料,木屑与牛粪在牛棚中经过几个月发酵后,清理出售给加工有机肥的扶贫车间,有机肥再还田,有效带动有机农产品种植。 红瓦白墙,绿树掩映,美丽村庄开门迎客。在红寺堡区永新村智慧民宿,独立的厨房、主卧、次卧围成一座院,燃气灶、冰箱等电器齐备,厕所也采用水冲式。去年,红寺堡举办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期间,这些民宿成为参赛队员的首选住地。“当时在这儿备战的3支队伍拔得头筹,大家载歌载舞,热闹了一晚上!”永新村村支书李文彬说,刚开始没人愿意干民宿,去年老百姓尝到甜头,今年报名的特别多。 贫困村脱贫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选择返乡创业,为“自己出生的村庄”添一块砖加一片瓦。大学生陈泽恩从重庆回到彭阳县小石沟村,发展“互联网+土蜂”养殖产业;西吉县焦建鹏从银川回到龙王坝村,将民房变客房,把农民培训成导游,龙王坝已成远近闻名的“美丽休闲乡村”;从海原县老庄村走出去的郭鹏飞回乡创办电商平台,在银川建立社区零售店,家乡的马铃薯、香水梨等农产品直达市民,带动100多个贫困村的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