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能当十万兵 这是来自80年前的《黄河大合唱(2)
时间:2019-04-13 02:16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视频截图:《黄河大合唱》演出,严良堏指挥 冼星海爱甜食,为了激发他的创作激情,光未然托人弄了两斤白糖。他写一点,就抓一点糖放在嘴里。没有咖啡,冼星海的妻子就用黄豆粉制作“土咖啡”。 除了《保卫黄河》,《黄河大合唱》还包含7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怒吼吧,黄河》。 完成后不久,《黄河大合唱》就在陕北公学大礼堂进行演出,乐器不够,冼星海就让学生拿着勺子、搪瓷缸演奏。台上锣鼓齐鸣,台下群情激昂。 在庆祝鲁迅艺术学校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冼星海亲自指挥合唱团演唱《黄河大合唱》。刚一唱完,毛主席就连声叫“好”。 很快,这首乐曲就传遍全国,鼓舞了无数人。有评论称:“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 资料图:哈萨克斯坦国家爱乐乐团,演绎冼星海的音乐作品。供图 《黄河大合唱》80年,我们传唱的是什么? 在电影《音乐家》中,胡军饰演冼星海。实际上,看惯了胡军演硬汉,突然变成音乐家,让人有点不太适应。 在电影后半段,随着冼星海遭受的贫病交加,他的头发变长,脸色蜡黄,眼神忧郁,胡军的表演也渐入佳境。 最让人触动的是文章开头那一幕。一边是激昂的《保卫黄河》,一边是倒下的音乐家。哈萨克斯坦和中国都处于战争中,他们的音乐家可以用音乐鼓励自己的同胞,而冼星海却被隔在边境线之外,他也时刻惦记着女儿妮娜。 视频截图:电影《音乐家》 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激励着中国人民的斗志,而另一首《阿曼盖尔德》,也激励哈萨克人民为抗击法西斯而战。 80年过去,人们接触的音乐数不胜数。《保卫黄河》成了众多合唱比赛中的常见曲目,和其他曲目相比,它难度高、节奏快。 近年来,还经常有人恶搞《黄河大合唱》,在晚会、综艺节目中出现。在有些年轻人看来,这只是一种解构传统的方式。但在经历过抗日战争的人看来,这是忘记历史,因为《黄河大合唱》是在中华民族最危亡时刻发出的怒吼。 冼妮娜说,在父亲看来,音乐就是投入到抗日战场的武器,音符就是射向敌人的子弹。她不理解为什么要恶搞,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定。 资料图: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观看演出。供图 但幸好,很多人还记得。指挥家严良堏曾师从冼星海学指挥,在他指挥的《黄河大合唱》视频下方,有网友如此评论: “不要只听《保卫黄河》,前面的你听了绝不吃亏。” “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只要听到它,就会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朋友,你听过《黄河大合唱》吗?它已经80年了。(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