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附属医院共述老院长故事 传承“中国胃镜之(2)
时间:2019-04-12 19:46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1978年考入原兰州医学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王玉玲至今记得,在大学三年级的课堂上,年过七旬的杨英福教授因体力不支,已经需要坐着为他们授课,可新颖的观点和生动的讲述却依旧赢得满堂喝彩。 杨英福院长于1953年在《中华内科杂志》发表了题为“胃镜检查及其诊断价值”的论文,经查证是中国最早关于胃镜应用研究的重要文献。图为存放于兰州大学第二院院史馆观成堂内的《中华内科杂志》。 杨娜 摄 而对于李汛等人来说,老院长留给他们的,除了先进的胃镜检查技术和理念,更是一份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李汛介绍说,出生于江南的杨英福在留学归来时,放弃了浙江大学高薪工作的机会,回到兰州,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消化系疾病和胃镜研究。 李汛说,杨英福院长流传下来的严谨的治学理念、对待医疗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在今天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亦有传承。为了体现保护性医疗制度,杨英福查房时,对病人的诊断,多用英语书写,在保护病人隐私的同时又提高了青年医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这项制度我们今天依然在沿用。”李汛称,杨英福率先在甘肃开展了多学科会诊制度、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等基础医疗管理制度,并大力推行值班、住院医师对主管病人的24小时负责制,消除了医疗隐患,首创代理主治医师制度,克服了医疗工作中秩序混乱的现象,激励了工作热情。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姬瑞觉得,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需要有务实、踏实的精神,这也正是杨英福院长为他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工作之后通过医院组织的学习逐步了解杨英福院长的事迹,该院消化科副主任郭庆红认为,唯有全心全意地工作才能将老院长创造的这个平台做得更好。 师从杨英福院长的学生赵怀玉教授,黄晓俊经常从自己的老师口中听到老院长的故事,对病人的关爱、对医学事业的热爱以及对青年医生的诲人不倦。黄晓俊希望青年一代的医务工作人员可以继承发扬老院长的精神,谨记一名临床医生应该拥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