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逝世22年 李银河:我们的爱情似乎已成经(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学堂 >

王小波逝世22年 李银河:我们的爱情似乎已成经(2)

  李银河认为,王小波的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很难定位,就像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先生所言:“王小波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异数。”他既不属于现实主义,也不属于浪漫主义,看不出路数,看不出师承。有些蛛丝马迹,但都没有实锤。

  《我的师承》里,王小波列过穆旦、王道乾等翻译家的名字,他还喜欢卡尔维诺、杜拉斯等小说家。李银河回忆,自己没发现小波真心佩服过任何一位中国作家,但绝对不是源于傲慢和轻薄,而是因为他的评价标准是世界文学通用的标准,如果中国没有人到达那个高度,他就无法违心地赞赏。

  李银河说,王尔德有过一个文学评价标准,大意是文学没有什么这流派那流派,只有两派,一派是写得好的,一派是写得糟的,“我想,小波的文学是属于写得好的一派,所以它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为何怀念王小波?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朗读分享会现场,聚集了很多喜欢王小波的读者,一个男孩站在话筒前说,自己也是二十一岁时开始喜欢他的作品。

“王小波之夜”朗读分享会现场。来源:新经典文化

“王小波之夜”朗读分享会现场。来源:出版社供图

  李银河曾经写下,在王小波身后出现了一个奇特而略带神秘感的现象,那就是,有不少读者不约而同表达过这样一种感觉——

  王小波就像一个接头暗号,这些人从别人对王小波的喜爱程度辨别对方是否同类。

  他离开的这些年,人们都想念着他的什么?

  “我所关心的是生活背后的事情,生活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会是那样。可能我发现生活有虚伪的成分,像一个洋葱头一样,一层一层的皮都是假的。”在一段纪录片中,他这样谈到。

  他笔下的人物,看起来都粗鲁荒诞,不够英俊帅气,但他们又有一种“真”,不掩饰欲望,瞧不上一切的虚伪。李银河说,在王小波心目中,写出真实的想法、说出真实的看法是他的写作要守护的底线。

  在作家绿妖看来,她喜欢王小波小说里塑造的女性形象,带给自己一种启蒙,原来女孩子可以活的这样特立独行,自由奔放,勇敢无畏。而她的笔名,也正是来自王小波的小说《绿毛水怪》。

作家绿妖。来源:新经典文化

作家绿妖。来源:新经典文化

  另一方面,她认为王小波作为小说家也带给她很深的影响,王小波的作品让她发现,当面对不喜欢的事情时,除了用激愤的方式表达,也可以用幽默、用爱与诗意去化解它。

  现场一位年轻的读者也分享了相似的感受,最初,她是被那句“你好哇,李银河”吸引,在读了很多作品之后,她欣赏王小波总是能平顺地接受过去的遭遇,并且愿意平和地表达观点,“我觉得他是一个爱智慧的人”。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王小波的作品依然打动着无数的读者。如绿妖在微博中写道,“22年过去了,年轻人还在读他,这是对一位作家最好的纪念”。(完)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