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坚持4年在网上给孩子们讲故事 收听量超过50万(2)
时间:2019-04-12 15:28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这学期,冉义在班上开设了一门特色课程——玩转重庆,他将班上的学生分为九个小组,选择主城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区域定制了九条路线,带领他们行走重庆,重新认识自己所居住城市的风华岁月。 每周六,冉老师都会带领一组孩子去其中一条路线,目前已做了四期,每期的大致路线已规划好,“但是具体去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小的调整,因为他们毕竟是小学生,中途会发生一些问题,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进度。” 第三组路线,他们去了山城第三步道。冉义说,山城步道,是一条最能体验重庆地域特色的健身步道,串起了沿途的抗建堂、菩提金刚塔、第一水厂塔、仁爱堂、山城巷等独具老重庆风味的景点。 在行走的过程中,他会给孩子们留下一些照片或视频资料。在那一期的视频中,可看到孩子们现场解说沿途的景点、风光,朗读背诵郭沫若先生的作品《天上的街市》,对游客、路人进行采访,让他们写下对重庆的印象或建议…… 这些活动,都是为了不断地训练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这个过程当中,他们会现场解说一些东西,从声音到动作都是一种锻炼,亲自去感受文化和景色,也是对学习知识的一种提升。” 他说只有热爱 才会认真去干 让教育更加幸福 余诺希在3月16日的行走课程中,第一次乘坐了从凤溪沱到朝天门的观光轮渡,从不一样的视角感受了家乡的魅力。 余诺希的家长在反馈表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重庆的美在于你的观察,你的发现。通过这类活动,孩子更加热爱这座城市,感谢老师的陪伴,作为家长我也会带孩子进行更好的类似的游玩。 漆芮西要在第七期的时候才能跟老师一起出去,但她已有点等不及了,“冉老师拍了很多视频,看上去很好玩,去过的同学回来都说特别有趣,我觉得肯定很有意思。” 在共同的行走中,冉义跟学生的感情也愈加深厚。而冉义也很高兴看到孩子们在经历这些活动之后的一些变化,尤其是对一些比较内向,不敢跟老师交流的孩子,“我会近距离地去接触这些孩子,和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照顾到他们的情绪。” 回到学校,跟老师相处时孩子们也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开朗,他们和冉义之间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会更亲密一些,甚至可能会做一些看似比较“任性”的事儿。比如直呼冉义的网名“小义哥”。 从2009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今年是冉义工作的第十个年头。谈到这几年自己的变化,他表示,首先是自己的内心更淡定了,“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们的相处,每天能够看到他们灿烂的笑脸,能够听到他们的声音,其实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冉义说,当老师是一个良心活,只有真的热爱,才会想要去认真做好这份工作。“我喜欢这份职业,我愿意花时间去陪伴孩子们,这样的状态我觉得很舒服,我享受当下简单的生活。”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林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