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腰封变“妖封”?打名人牌、用语夸张堪比小广告(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学堂 >

图书腰封变“妖封”?打名人牌、用语夸张堪比小广告(2)

  “被推荐”的名人找上门咋办?刘翊说,出版方自有应对:找个跟名人同名同姓的人“顶锅”,最多道歉赔点钱了事,“名人们忙,多半没有精力纠缠”。

  他解释,出版社营销手段和经费都很有限,腰封带个微型小广告省钱又直观,做了就有宣传效果,“你看不上不见得证明它没用。就像某些购物APP,再山寨、质量差,不还有大量消费者买单?”

图片来源:某电商平台网页截图

图片来源:某电商平台网页截图

  “所以,有的腰封文案没啥节操,越设计越夸张,跟现在网上的‘标题党’类似:管你买不买、认真看不看,先赚足眼球再说。”刘翊有些无奈地说。

  腰封也可以“很好看”

  腰封只能很丑很没用?当然不是。

  好的图书腰封有不少。朱静提到,几年前有一本《平如美棠》,腰封上设有虚线,读者沿虚线剪开后可以当书签,美观又实用。

  腰封还可以成为一种简单注解。有些腰封只有类似“XX文集”字样,解释书的内容之外再无赘语,也比较讨读者喜欢。

  对腰封,或许还不必人人喊打。说到底,它只是一种营销方式或书的一种装帧设计,做得好,完全可以帮读者快速获取信息,对购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腰封应是封面整体的一部分,不能因腰封而设计腰封;文字内容要精准恰当,感染读者,都用名人推荐是很无聊的事儿。”三石也觉得,有时,编者一句朴实无华的介绍,更容易打动读者的心,没必要在腰封上搞那么多噱头。

  毕竟,书卖得好不好关键还得看质量,不是吗?(应受访者要求,朱静、刘翊为化名)(完)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