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观察: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医疗中心 >

人民观察: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2)

  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问题。尽管我国在电子商务、智能终端、5G、超级计算机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已经处于并行甚至引领的位置,但也应清醒认识到,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的优势仍然是局部的,而且并不稳固,特别是核心芯片与软件受制于人的状况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尚未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最近,美国提出了“电子复兴”等计划,要通过多学科跨领域的大规模长期合作,大幅度提高各类商用和军用电子系统的性能、效率和能力。这些计划关注的重点包括:用于电子设备的新材料、将电子设备集成到复杂电路中的新体系结构和软硬件设计上的创新等。我国应在信息化关键核心技术上奋起直追,努力掌握信息化的主动权。

  网络安全问题。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当前,传统网络边界越来越模糊,新型网络攻击愈演愈烈,有增无减的网络安全威胁干扰和破坏着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甚至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网络安全问题还对民生造成严重影响,网络金融诈骗、隐私泄露等事件频频发生,对民众危害巨大。近年来,我国对网络安全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加大了支持力度,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拟态安全、威胁情报等领域已经进行布局,同时与人工智能、金融风控、5G等相关领域形成相互支撑。应进一步在这些方面加大力度,在信息化过程中做到发展与安全相辅相成。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问题。信息基础设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无形的“大动脉”,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农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滞后,城乡之间互联网普及率仍有较大差距。不同区域之间信息化程度差异也比较明显,东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失衡的局面亟待改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应进一步加大投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注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均衡,防止形成“数字鸿沟”。

  信息化理念滞后问题。当前,一些地区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还停留在通信应用、图文处理等低端层次,缺乏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企业生产效率等的理念与能力。一些基层政府和普通群众信息化理念不能与时俱进,信息技术普及还不到位,致使许多信息基础设施处于闲置状态。还要看到,一些地区和部门在信息化过程中从一开始就是分头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造成不同部门之间信息传递不顺畅,在管理、财务、人事等方面形成“信息孤岛”,造成资源无法共享、信息资源闲置,为未来信息化升级换代埋下隐患。应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信息化理念,注重统一规划,更好发挥信息化的巨大作用。

  信息领域基础理论“变道超车”问题。当前,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正处于拐点期,亟待突破。2018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创新发展。信息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边界现在已经越来越模糊,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这更要求我们打通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相衔接的绿色通道,力争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实现新突破。科技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没有基础理论突破,很难有技术突破;没有大规模的技术积累,就无法产生爆发性创新。我们必须积极布局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在信息领域基础理论方面实现“变道超车”。

  (执笔:毛军发)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