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中国文物首次回国“省亲”(3)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学堂 >

梵蒂冈中国文物首次回国“省亲”(3)

  解读:展览分为灵感中国、风范见证、时间技艺三个单元,共设三个展厅,以“精湛技艺”为主轴,沿着时间和主题两条主线,进行多元视角的解读。这些展品分别来自卡地亚、故宫博物院、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卡塔尔博物馆、瑞士拉夏德芳国际钟表博物馆等。

  本报记者 孙乐琪

  泥土的生命

  无锡惠山泥塑艺术展

  时间:展期至6月16日

  地点:中国美术馆

  亮点:此次展览汇集120余件晚清以来的优秀作品,旨在全面展现惠山泥塑的历史面貌,使观众深入了解农耕文明时代泥土与人的密切关系。展览以惠山泥塑的历史风貌与发展变迁为脉络分为“百年芳华”、“时代新象”、“生生不息”三个部分。

  解读: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该展已纳入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惠山一代代艺术家将才情赋予泥土,使泥土获得灵性,产生了具有恒久艺术魅力的作品。这些作品记录并呈现了惠山泥塑在特定历史时期与情境下的艺术风貌,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中央美术学院

  本科生毕业作品展

  时间:展期至6月25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亮点: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造型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共893名本科毕业生两千余件作品将全面开放与全方位展示。

  解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表示,本年度毕业生作品在媒介、形态、艺术语言上都有了新的超越与突破,既有本专业的学术特点,也有开放思维、勇于探索的青春活力蕴含其中,“专精”与“跨界”、“融合”与 “交流”的时代特征在这些创作与研究作品中也得以鲜明地体现。

  本报记者 成长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