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高炮、超利贷“不死” 有借款人“以贷养贷”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医疗中心 >

714高炮、超利贷“不死” 有借款人“以贷养贷”

  714高炮、超利贷“不死”:
  多平台“砍头息”近四成,运营方不明

714高炮、超利贷“不死” 有借款人“以贷养贷”

借款人展示的易宝支付短信通知截图。

  “最开始借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是要7天就还的,我以为这是分N期来还的,只要每周还上一部分就好。”“我之前没有在意过恐怖的砍头息,结果一个多月过去,变成了以贷养贷。”“借1500元,到手1050元,好多平台都是这么放的贷。”“每天都在催收,每天都有短信和电话,每天都是不一样的城市、不一样的号码。”

  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新京报记者持续采访了赵萌(化名)、陈明(化名)、杨玲(化名)等多名714高炮的借款人。在近一个月时间里,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人因为通过某次714高炮借款继而接触了近百个714高炮或现金贷APP,在“砍头息”“以贷养贷”与暴力催收之中饱受困扰。

  714高炮指那些期限为7天或14天的高利息网络贷款,其包含高额的“砍头息”及“逾期费用”。今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714高炮“要钱更要命”等事件。

  为什么在央视曝光后,714高炮并未销声匿迹,到底是什么力量在经营这项“生意”?在寻找714高炮、超利贷马甲背后“真凶”的过程中,新京报记者发现,央视3·15晚会之后714高炮平台暴力催收依旧,有平台收“砍头息”近四成。此外,提供支付通道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存在“隐瞒”714高炮、超利贷运营主体实名等现象。

  1 短期贷款利滚利 有借款人“以贷养贷”

  “最开始借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是要7天就还的,我以为这是分N期来还的,只要每周还上一部分就好。”在接触714高炮前,赵萌用过信用卡、信而富、我来贷等平台的消费分期产品,“后续就是因着急还亲戚朋友的钱,开始接触、下载这些超短期的小平台了,到现在(利息)越滚越多”。

  赵萌一脚踏进714高炮的“泥沼”是从去年11月开始的,最初只是为了还1万1千元的生意周转款。从5家7天超利贷平台开始“滚”起,几个月时间下来,她已经借遍了总计55个APP平台,这方面的本息欠款已“滚”到20多万元。与此同时,让赵萌感到害怕的是,她现在已经开始被此前借过的平台拒贷。

714高炮、超利贷“不死” 有借款人“以贷养贷”

借款人展示的上海富友短信通知截图。

  陈明是名研一学生,几乎与赵萌同期,在去年年底被714高炮“击中”。当时,陈明网络兼职被骗,急需1万多元周转应急。他不敢把被骗经历跟家人讲,在手机上看到有借款广告,“一键点击”第一笔714高炮借款后延续到今天。

  “我之前没有在意过恐怖的砍头息,结果一个多月过去后,变成了以贷养贷”。最多时,陈明“滚”出过30多个714高炮和现金贷APP借款平台,本息欠款总计金额超过11万元。“当时还有各种逾期费,已经多到没法算清了”,陈明说。今年2月16日,了解情况后,家人替陈明还了一部分。3月中旬,陈明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时间内家里还没能凑齐所有的欠款及罚息。

  “那(714高炮、超利贷)是不是都是违法的?我们可以不还了吗?”在采访过程中,几位借款人及其家人都提出过类似的疑问。但是,如果无法找出714高炮及超利贷众多贷款马甲APP背后的真实出资方,借款人无法最终“上岸”。在央视3·15晚会曝光714高炮事件后,陈明他们仍然要在各类平台上借款才能“以贷养贷”。

  上述事件曝光后,3月20日,中国互金协会发布《关于开展高息现金贷等业务自查整改的通知》,要求会员机构就高息现金贷等违规业务对自身及合作机构开展全面排查,并在北京召开高息现金贷风险防范专题座谈会。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厦门、天津、广州等多地协会相继发布关于714高炮、超利贷的风险提示函,对辖区内相关机构进行摸底排查。

  2 多APP“砍头息”近四成 有平台暴力催收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陈明认为,他最怕的是各个714高炮、现金贷马甲APP中的“砍头息”,这也是他在几个月时间内迅速欠款十多万的罪魁祸首。而杨玲告诉记者,714高炮或超利贷30%的“砍头息”标准,已经算是“业界良心”了。多个“债主”向她放贷,到手金额算下来,都在30%左右。

  “借1500元,到手1050元,好多平台都是这么放的贷。”3月底,赵萌第一次见到记者时,一边算账一边说。她和身边其他借款人也遇到过“砍头息”更高的借款平台。4月8日,赵萌向记者展示了几个现金贷APP的“砍头息”标准,在“789金卡”“329钱包”“星愿助手”“任性口袋”以及“金三角”等APP中,“砍头息”最高的为“任性口袋”,高达38.90%接近四成,相对最低的“329钱包”算下来“砍头息”也要达到37.32%。

  在承担高额的“砍头息”费用之外,经常受到APP运营方或者外包商的暴力催收骚扰,成为借款人的另一“噩梦”。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