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今佳作 话端午习俗(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学堂 >

读古今佳作 话端午习俗(2)

  所谓画额,即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典型的方法是画“王”字。沈从文在《边城》中就曾写到:“妇女、小孩子端午节要穿新衣,额角用雄黄蘸酒画王字,吃鱼吃肉……”

  除了将“王”字写在额头上,也有写在门上的。“到了正午,又把一包雄黄放在一大碗绍兴酒里,调匀了,叫祁官拿到每间屋的角落里去,用口来喷。喷剩的浓雄黄,用指蘸了,在每一扇门上写王字;又用指捞一点来塞在每一个孩子肚脐眼里。”画家丰子恺曾这样回忆自己幼时家乡的端午节。

  丰子恺在《端阳忆旧》一文中还忆起家乡端午节挂菖蒲的情景:“染坊店里的伙计祁官,端午的早晨忙于制造蒲剑:向野塘采许多蒲叶来,选取最像宝剑的叶,加以剑柄,预备正午时和桃叶一并挂在每个人的床上。”

  挂艾叶菖蒲是很多地方都有的端午习俗。作家老舍在《赵子曰》小说中也曾有描写:铺户和人家的门上插上一束两束的香艾,横框上贴上黄纸的神符,或是红色的判官。

【网络中国节 端午】读古今佳作 话端午习俗

插艾叶。新华社发(程建平 摄)

  名家妙笔书端午,一脉相承的文化,古今相通的情怀,细细品味,浓浓的民族认同感和满满的民族自信心不禁油然而生。

  (光明网 张倩)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