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百年前的留学运动吗?(2)
时间:2019-04-11 18:56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1919年6月11日,陈毅等成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第一期61名勤工俭学学生抵达重庆,在朝天门码头坐蜀亨号,出发前往上海。6月15日《国民公报》刊登了陈毅等出发前写的《留法学校学生特别启事》,向资助他们留学的四川各界人士表示谢意和辞行。 1921年10月,陈毅由于参加和组织中国学生运动,被迫回国。 聂荣臻 1924年,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五次代表大会后欢送周恩来归国合影。左起前排1为聂荣臻,4为周恩来,5为李富春。后排右起3为邓小平。 1919年11月下旬,聂荣臻与其余多名来自巴县、长寿、涪陵等地的学生一道,从重庆乘船东下。12月9日,从上海乘法国邮轮启程赴法。他们经过35天航行,于次年1月14日抵达法国马赛港。 聂荣臻抵法后,先后结识了蔡和森、蔡畅、向警予、陈毅等一大批青年才俊。在饱尝求学和做工艰辛的同时,聂荣臻也孜孜探索着国家和个人的出路。 1921年11月,聂荣臻前往比利时沙洛瓦劳动大学学习,在校期间接触到大量马列主义书籍,思想逐渐由“实业救国”转变到革命方向。1922年8月,经刘伯坚等人介绍,聂荣臻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第二年春,又经赵世炎、刘伯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央视记者康玉斌摄 站在历史的路口眺望,百年之前的那次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我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引发了我们对祖国、民族和个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那是一代充满家国情怀的人,始终坚守留学报国的追求和使命,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从而在民族发展的历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大批有志青年特别是贫寒子弟走出国门认识世界,打开了中西融汇的视野。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努力探寻振兴中华之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体现了留法先辈们刻苦奋斗的精神,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