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打扁担》喜获群星奖:壮乡群文红似火
时间:2019-06-05 09:15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舞蹈《打扁担》喜获第十八届全国群星奖、全民艺术普及城乡并举一路高歌、旅游景点建设融入公共文化服务走出新路……去年以来,八桂大地群众文化活动和艺术创作红红火火,一派生机,风景动人。
舞蹈《扁担舞》荣获全国第十八届群星奖 “注重价值引领、地域特色、时代主题、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壮乡开创群文工作新局面,得益于全区群文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得益于文旅系统融合发展带来的新气象和新时代干事创业的清朗之风,得益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深入人心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 注重价值引领传递正能量 乘风破浪会有时,航向正确才会到达彼岸。 近两年,广西各级文旅部门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群众文艺创作生产的各个环节,引导群众文艺创作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加强对群众文艺创作的规划管理,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准确把握好群众文艺创作的意识形态导向。
“壮族三月三”上唱迎客歌 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东盟博览会裂变式发展、北部湾城市群高歌猛进……2018年,广西盛事连连,惹人注目。全区文旅系统以此为契机,通过政策扶持,引导鼓励群文工作者开足马力,创作了一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兼具的音乐、曲艺、戏剧、舞蹈、美术作品,成果喜人。 歌曲《连心歌》唱出了新时代广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携手迈向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景;提升复排的话剧《花桥荣记》,淡淡地讲述着桂林米粉串起的海峡两岸隔不断的血脉情;侗族琵琶歌《三难有情人》映照出大学毕业生服务基层、回乡创业的动人故事;青年水彩画画家黄华兆的系列作品,呈现出“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承上启下,生生不息。 “谱写真善美,弘扬正能量,是文艺创作的职责所在。”广西艺术创作中心戏剧曲艺部部长、国家一级演员杨建伟说,正能量作品给社会以正义公平,给人民以自信进取。 在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广西群文人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精益求精,创作或提升了一批扶贫题材的精品力作,叫好又叫座。比如,打磨提升的现代壮剧《第一书记》、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小品《懒汉脱贫》、歌曲《第一书记来山乡》等等,社会反响强烈。其中,反映扎根乡村、精准扶贫的话剧《金银花开》被列为文化部2017年剧本扶持计划10个戏剧项目之一。小品《懒汉脱贫》2018年10月参加首届中国相声小品大赛获小品组第五名,主演杨建伟获最佳男演员奖。 注重地域特色彰显民族风采 近两年,广西重点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和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创了一批有内涵、接地气的文艺精品,倾心打造了一批精品力作冲刺全国重要奖项。
“壮族三月三”展示民族艺术经典 比如,组织创编了《广西尼的呀》《壮族大歌·百色红》《天琴弹唱·木棉花开红似火》《独弦琴·海韵》等精品民族音乐,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典大会上演出,树立了群众文艺演出新标杆。壮族舞蹈《绣球飞》参加了2018年全国广场舞集中展演,技惊四座。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群众美术书法展系列之黄华兆水彩艺术作品展”,以水彩艺术形式,给首都群众带去广西文化艺术的清新之美,有力彰显了新时代、新广西美术的崭新风貌。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一名公务员表示,在群众文艺创作中,广西注重突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抓好民族题材、现实题材创作,深耕广西文化资源,释放本土文化魅力。 舞蹈《打扁担》取材于“非遗”传统舞蹈,其动作主要通过扁担交织的画面,形成不同的交织图案及打法,用扁担的画面模拟再现壮乡农耕生活之景,极具南方农耕文化的地域特征,极具广西壮乡特色。风靡壮乡的歌曲《春暖花开三月三》《山歌一唱妹就来》《赶歌坡》等等,或者唱响节日盛况,或者讴歌淳朴爱情,或者描绘以歌传情的壮乡文化,深刻桂风壮韵。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除了《京华烟云》,你对林语堂一无所知
- 下一篇:韩志君:尘土中开出金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