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群星奖落幕 壮族舞蹈《打扁担》获奖(2)
时间:2019-06-03 11:02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来讲是人民的文艺。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始终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创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群众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打造群众文艺创作的新标杆。
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汇演现场 第七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汇报演出将在流火的七月如约而至,近日,14个地市的选拔活动正陆陆续续地展开。今年已经是连续举办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汇报演出的第七个年头,它犹如一缕春风,搅活了广西群众文艺的春水。遍布八桂大地的文艺人才和爱好者带着对艺术的热爱,投身其中,为之不懈努力,而一年一度的文艺汇演也已经成为广西群众文化艺术出作品、出队伍、展成绩、创高峰的重要平台。 在基层群众文艺汇演之外,为了探索群众演、演群众、演给群众看的新模式,真正实现“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广西还搭建了“百姓迎春”文艺志愿展演、全区广场舞大赛、广西少年儿童艺术节等重要平台,极大激发群众文艺参与和创作的热情。 在搭建文艺创作展示平台的同时,广西还加强了群众文艺创作体制机制保障,和对文艺人才的保障,扎实抓好基层文化艺术人才培训等工作,重点对编剧、导演、演员、舞美、音乐等艺术门类的基层文化干部进行培养,积极培育广西文化艺术沃土。
广西群众艺术馆举办全区群文舞蹈业务干部编导培训班 广西连续四年举办全区基层文化干部小戏小品编剧创作班,通过专家授课、剧本点评、小组授课讨论、文化采风等课程设计,有效提升了基层文艺创编人员的编剧水平,初步形成了一支有理论、有经验、有作品的广西小戏小品编剧创作队伍。这些文艺骨干带动起基层小戏小品的创作热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文化馆编剧人才匮乏的问题。 积跬步而致千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一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兼具的音乐、曲艺、戏剧、舞蹈、美术作品源源不断地涌现:壮族舞蹈《绣球飞》参加了全国广场舞集中展演。侗族琵琶歌《三难有情人》荣获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浙江余杭赛区)“节目奖提名”。反映扎根乡村、精准扶贫的话剧《金银花开》被列为文化部2017年剧本扶持计划10个戏剧项目之一。小品《懒汉脱贫》参加2018年首届中国相声小品大赛获得小品组第五名,主演杨建伟获最佳男演员奖。“壮族三月三”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创编的快闪舞蹈教程《广西尼的呀》,在全区掀起了《广西尼的呀》快闪活动的高潮,参演人数达到4000余人,线上点击量超10万次。这些作品都是近年来广西群众文艺推陈出新、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缩影,生动反映了广西群众文化蓬勃发展、如火如荼的新景象。 全民艺术普及点亮群众文化生活 5月23日,“壮美广西·多彩艺术”——2019年第三届“5·23全民艺术普及日”系列活动在来宾启动。系列活动为期一个月,以大展演、大讲坛、大展览及大服务等综合性惠民活动形式,在全区公共文化场馆组织和开展文化馆(站)艺术普及、美术馆艺术展览、博物馆艺术鉴赏、艺术惠民助力脱贫攻坚等六项、近百场次全民艺术普及品牌活动。 从2017年起,为纪念毛泽东同志于1942年5月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广西创新性地将每年的5月23日确立为“全民艺术普及日”,成为全国首个以省级确立推广“全民艺术普及日”活动的省区。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民艺术普及日”的实施旨在打造一个各地群众体验艺术、展示艺术、交流艺术、欣赏艺术的大舞台,进一步提升了全民艺术普及的服务水平,促进全区全民艺术普及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
广西群众艺术馆开展少儿舞蹈艺术普及 艺术普及是促进群众文化繁荣发展,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广西群众艺术馆作为全区群众文化艺术的引领和先锋,秉承共享公共文化发展成果的理念,于近年来面向广大群众开展了文学、音乐、舞蹈、戏曲、曲艺、书法、美术、摄影等各种艺术门类的演出、培训、展览和讲座,打造了如“魅力北部湾”活动、“唱响广西”音乐会、“舞动广西”广场舞大赛等一批全民艺术普及活动品牌,有力地提升了全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