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挫折教育 不做“割草机父母”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医疗中心 >

学会挫折教育 不做“割草机父母”

  学会挫折教育 不做“割草机父母”

  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一个世界性话题。当许多中国家长为过度保护孩子、宠出脆弱的“温室花朵”自责时,西方家长也在为同样的问题发愁。

  帮孩子铲除一切障碍的“割草机父母”

  据美国《今日美国》报网站报道,过去,美国人把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父母称为“直升机父母”,如今“割草机父母”(为孩子铲除可能面对的一切障碍的父母)成了热词。在丹麦和荷兰,这样的父母又被称为“雪犁父母”。

 

  保护孩子免受挫败是父母的天性,但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可能让他们将来吃大亏。美国《赫芬顿邮报》近日刊文,探讨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允许孩子失败的父母,培养的是让孩子终身受益的情感技能和品质:坚持不懈、自信自控、专注、有耐心。”儿童心理学教授基姆·梅特卡夫告诉《赫芬顿邮报》。

  但是,媒体人杰西卡·拉希指出,眼睁睁看着孩子失败,这几乎违背了父母的天性。父母们看到“教育不公让孩子更难上大学”之类的新闻就会吓得不行。“当面对那些可怕的情景时,我们倾向于进入‘保护性父母模式’,这在进化上是理性的。”拉希对《赫芬顿邮报》解释说,“但我们其实有点儿反应过度,甚至杞人忧天了。挫折对孩子们来说是有益的。”

  正是因为父母有保护孩子的本能,所以更有必要冷静下来,后退一步,认清对孩子而言什么是真正的威胁,什么是成长的一部分。

  “失败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机会失败或犯错,就永远不会意识到他们可以触底反弹。”教育心理学家米歇尔·博尔巴对《赫芬顿邮报》说,“你的孩子学会反弹,不是因为你告诉他们他们可以,而是因为他们经历过。日后遇到更棘手的挑战时,他们就会意识到,‘嘿,我能行!’”

  只有在失败中才能学会应对逆境

  “我们不能什么问题都帮他们搞定。”拉希说,“那些走后门让孩子上名牌大学的家长其实是害了孩子。”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大学录取丑闻曝光后,一些涉事学生在校园里成了过街老鼠。

  拉希表示,通过贿赂让孩子进入他们本来进不去的大学并没有解决问题,而是制造了新问题。如果孩子的素质配不上新环境,他们会很痛苦,这最终会削弱他们的能力和自尊。

  帮助孩子建立自尊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将父母们的自我价值和孩子的成就分开。像一份职业一样,父母倾向于寻找一些具体指标来衡量自己到底干得怎么样,但养娃没有成绩单或者工资条,所以家长只能把孩子的成就视为评估绩效的指标。“父母认为,‘我的孩子在一场比赛里进了3个球,这意味着我是个A级父母’,或者,‘我的孩子赢得了国家奥赛金奖,我算得上是个A+级父母了吧’”。

  拉希表示,这种心态会诱使家长扫除孩子们可能面临的障碍或者挑战,无意中剥夺了他们在失败中学习的机会。当然,没人愿意看到孩子受挫,但人只有在失败中才能学会,如何以积极和建设性的方式应对逆境。

  让孩子们感到沮丧并努力克服之,拉希称之为“适当的困难”。“为了从适当的困难中受益,孩子们必须经历沮丧,重新定位自己,深吸一口气并坚持下去,以便克服这种挫败感,并在最终搞定问题时感受到成就感。”她说。

  拉希鼓励父母改变做父母的方式,专注于“支持性养育”(让孩子们更多地控制任务的细节,自行面对并克服困难),而非“指导性养育”(告诉孩子们所有事情该如何去做,他们只要照着做就行了)。

  “作为父母,我们非常喜欢努力让孩子感到自信,这种信心就像空洞的乐观情绪。”拉希说,“当孩子真正推进一些事、尝试一些事,搞砸了,再做一次,然后真正实现了某些目标,这是真正的自尊,而不是某人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他或她,你真棒、你行、你一定行。”

  挫折教育需要坚持

  挫折教育不意味着孩子们一定要摔个大跟头。拉希建议,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机会可以进行这样的教育,比如教孩子们怎么使用洗碗机,然后让他们自己操作。孩子不可避免地会犯错,但这是一个学习机会。

  “如果有盘子没洗干净,你可以拿给孩子看,说:‘看,因为你准备工作没做好,所以脏东西还留在盘子上呢。咱们一起看看怎么办。下次你就会记住,如果不先把上面的残渣冲掉就放进机器,盘子是洗不干净的。’”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