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基因: 是致癌魔鬼还是治癌天使?(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医疗播报 >

融合基因: 是致癌魔鬼还是治癌天使?(2)

  陈策实介绍,基因融合检测的金标准是荧光原位杂交(FISH),这种方法可以检测目标基因在染色体中的定位,从而判断是否有基因异位的发生,但实验操作复杂、技术要求较高;其次,免疫组化(IHC)也是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是利用特异性抗体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的方法,能够显示靶标蛋白是否表达,以及表达量是否有改变,缺点是通常无法直接检测融合基因,对结果的判读主观性较强;第三个方法是反转录PCR(RT-PCR),优点是可操作性强,设计出针对已知融合基因的PCR引物,能简便快速地进行检测和判断。这三种技术只适用于肿瘤组织样本,限制了应用的拓展,因为很多晚期癌症患者无法进行手术取样,因此无法使用这些检测技术检测融合基因的状态。

  但高通量测序(NGS)和微滴式数字PCR技术(ddPCR)不同,它不仅可以检测组织样本中的融合基因,还适用于非创伤手段获取的样本如血浆等样本,进行肿瘤融合基因的检测;NGS还可以一次检测多种基因、多种融合变体,发现未知变异,但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都很耗时,对样本的要求较高;ddPCR是对检测样本采用微滴化处理后进行PCR扩增,从而对少量样本进行多个基因位点的检测,缺点是无法对未知的融合基因进行检测。

  陈策实认为,这些融合基因的检测方式各有优劣,往往需要结合多种检测方式,进行综合判断。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