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关于《流浪地球》的冷思考:国产科幻热可持续吗?(2)
时间:2019-05-27 16:55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电影工业体系什么意思?科幻电影需要一个很细分、很专业的东西。举个例子,前两天就在这个会议上,我听说国外有公司就只是做科幻电影里电脑屏幕上出现的画面,只做这个它就能生存;还有比如说,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太空服,国外有的公司还不是做太空服,就做太空服的头盔。” 同时,是否能维持《流浪地球》所带来的科幻热度,还取决于业内是否有优秀的科幻编剧、科幻作品的原创力量是否缺乏等等。 刘慈欣接受媒体群访。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没有情怀的作品好不到哪里去” “但我相信这些差距都是经过努力可以缩短的。”在刘慈欣看来,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一个极具未来感的国家”。 “这样的中国给科幻电影、科幻文学,提供了一个很肥沃的土壤。从长远来看,对于中国的科幻电影,我是乐观的。” 同时,这种乐观很可能还来自于电影《流浪地球》的“意外”成功。 此前报道显示,这部电影在极为有限的预算下,最终实现了超极限的拍摄质量。在电影工业之外,创作团队中人的因素起了更大的作用。 “所有人都倾尽全力,让我感到骄傲。是这件事情本身产生的魅力,慢慢凝聚了这些人。”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总结。 类似地,刘慈欣也更愿意将科幻电影看成是一种艺术创作。“创作者应该对科幻本身有一种情怀。如果一部科幻电影的创作者,没有这方面的热情、情怀,那最后创作出来的作品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现在新一代电影导演中,相当多的人有这样的情结。比如《流浪地球》的创作团队就是,否则他们不会面对那样大的困难,还坚持下去。这只能是他们自身的科幻情怀在起作用,才能使他们坚持下来。”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诗经》《论语》缘何成为华夏文明的经典名片
- 下一篇:团扇当使者,廉洁文化更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