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全力打造城市历史文化的“金名片”
时间:2019-05-27 15:04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沈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近期建设规划方案(2019-2021年)》出炉—— 沈阳全力打造城市历史文化的“金名片” 位于铁西区卫工街,现存厂区面积约7.4公顷,包括6栋历史建筑。沈阳红梅味精厂曾是全国最大的味精厂,建筑结构形式多样,是木结构向框架结构转变时期的典型代表。 规划原貌修缮历史建筑,整治区域环境、绿化、铺装;利用历史建筑改造内部空间,引入创意市集、文化创意等功能,具体包括文创零售、展演空间、文创市集、书店、创客办公、艺术教育、美术馆等。 亮点工程 东基俱乐部 东基俱乐部位于大东区建体路南,包括1处建于伪满洲国时期的历史建筑。东基俱乐部是沈阳城内现存规模最大的民国时期观演类建筑,曾作为南满造兵厂与东基集团的职工影剧院。现闲置中,屋顶已经坍塌。修缮后的东基俱乐部可作为东基集团厂史馆、电影院等。 亮点工程 大亨铁工厂旧址 大亨铁工厂由沈阳市工商业者朱梓明于1924年创办。其旧址位于大东区大东路178号,原沈阳矿山机械厂院内,现状处于闲置状态,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 修缮后的大亨铁工厂办公楼可以作为展览展示、社区服务、文创办公等使用。 自然孕育艺术,建筑凝固历史。作为一座有着11万年人类生活史、2300多年建城史和“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誉的东北亚著名古都、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城内的文物古迹众多。它们点亮成串,不仅延续了文脉,也成为一张张璀璨的历史文化“金名片”。 早在1986年,沈阳就已经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围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沈阳多年来持续开展了制定相关保护规划、健全保护法规体系、推进遗产资源保护等工作。不过,由于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沈阳也出现了特色历史文化主题展示不鲜明、传统格局和风貌特色塑造不突出、历史资源保护修缮不到位、历史资源活化利用不充分等现实问题。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气质,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擦亮“金名片”,沈阳刻不容缓。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市自然资源局、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在整合相关部门和区政府意见建议、汲取专家学者智慧,并对历史街区活化利用业态进行策划研究后,重点对“建筑修缮、街区综合提升、片区更新利用”三年近期建设实施内容进行详细梳理,按照“文化引领、规划统筹、保护优先、活化利用”的原则,形成《沈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近期建设规划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规划方案》)。 “通过这份规划方案,沈阳历史文化这张‘金名片’。不但要‘活’起来,更要‘火’起来。”在解读这份规划方案时,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如此回答。该《规划方案》将能物化活化、能开发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规划重点,将有基础、具备条件的作为设计重点,将活化利用方案、运营模式作为研究重点。按照这一思路,沈阳突出“四条主线”、开展“八项工作”,从“四个方面”建立“166+N”项目库。 这其中,“四条主线”为清文化、民国文化、抗战文化、工业文化,沈阳历史文化名城四大主体文化。“八项工作”是近期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开展的完善保护规划、启动项目策划、深化实施方案、修缮保护建筑、强化运营管理、提升环境设施、传承历史文化、加强旅游宣传等八项具体工作。“四个方面”是重点从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片区四个方面加强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166+N”项目库:是以“四个方面”为主,展现“四条主线”的166个空间节点、片区、廊道,其中在每一个空间节点、片区、廊道实施过程中围绕“八项工作”又衍生出“N”个具体项目。 “总而言之,我们计划在未来三年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努力‘铸其魂、扬其韵、传其神’,使文物保护成果融入城市生活、惠及人民群众,让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辉。”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沈阳打造历史文化“双核心” 2 数读规划方案 在未来三年沈阳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盛京皇城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将进行综合提升,成为沈阳历史味最足的两个核心地区。 这其中,盛京皇城历史文化街区将定位为沈阳历史文化传承中心,主要功能为历史风貌特色集中展示区,多元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示范地,以文化旅游、特色商业为动力的高品质街区。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盛京皇城是我国都城演变史中真实、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清王朝的发源地,是沈阳作为东北亚中心城市的历史起点,体现了多元文化交汇、多民族融合的都城规划建设,承载着沈阳2300年城市发展史的丰富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