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以产业园为引领 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医疗中心 >

黄江以产业园为引领 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

  传统产业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
  黄江以产业园为引领 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

黄江以产业园为引领 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

光明港中城智造创新园效果图。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翻拍

  从深圳光明区往东莞方向行驶,在交界处可以看到一家崭新的以智能制造为主题的大型工业园区——光明港中城智造创新园,它坐落在公常路旁,此处属于黄江镇梅塘社区大冚村。

  无独有偶,投资300亿元,重点发展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星河人工智能小镇同样选址梅塘社区大冚村。近年来,黄江镇依托临深优势,正紧锣密鼓与深圳光明区开展产业合作园区建设,主动承接深圳产业外溢,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推动智能制造和产学研结合,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撰文:游宇轩

  推动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黄江工业的发展,全镇工业由引进、吸收到消化、创新,不断推进工业科技步伐的前进。之后,全镇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学技术人才不断增加。

  2002年,黄江发挥技嘉电子、精成科技、飞利浦等跨国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吸引高新科技企业落户。其中,九源科技有限公司申领了高新科技企业证书。这一年,全镇高新科技企业产品产值年增长率达40%。

  2004年,黄江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速,全镇有市级民营科技企业15家、省级高新科技企业两家,拥有“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两自”企业18家,其中盛和化工被评为市50强民营企业,“太阳神”商标更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2年,黄江镇有科研活动的工业企业6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生产高技术产品28个,总产值178.59亿元。在28个高技术产品中,两个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3个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6个达到国内领先技术水平,3个达到国内先进技术水平。

  2017年,黄江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4家,总数达103家,同比增长87.3%,R&D(研究与开发)共投入4.51亿元,占GDP比重2.6%,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4亿多元。

  2018年,黄江加快推进全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工作,目前全镇有141家规模以上工业建有研发机构,覆盖率达66%,全镇目前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163家。

  产品方面,从2001年至2012年,黄江镇高新技术产品由电子信息、光电一体化、新能源节能等领域逐步扩展到生物技术、新材料以及环保等领域。2012年,黄江镇将《科技黄江工程专项》修订调整为《黄江镇扶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配套资金由每年500万元提高到800万元,以更好扶持高新产业发展。

  从2016年起,黄江镇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专项资金,围绕科技、产业、人才、研发中心等20个方面对企业(单位)进行资助和奖励,对技术改造、机器换人项目及信息化专项均给予资助。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1995年在黄江镇建厂的东莞立洋电机有限公司从2014年开始陆续引进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成立全/半自动化生产线,接下来将全面实行智能制造。此外,近年还有东莞恒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和东莞市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智能制造企业在黄江镇涌现。

  以园区配套服务实现信息化

  近年来,黄江在招商引资方面着重批量建设、引入配套以完善园区和产业体系。去年10月,光明港中城智造创新园揭牌,现已建成厂房约4万平方米,配套园区宿舍1.2万平方米;二期4万平方米已经完成主体建设,预计今年4月底可投入使用。如今,部分企业完成搬迁陆续进驻,园区逐渐热闹起来。

  光明港中城智造创新园负责人高蒙告诉笔者,一期园区现已签约企业22家,入驻企业21家,现阶段入驻企业预计年产值10亿元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家,新型研发机构3家,专业人才100余人。“我们立志打造以高科技产业制造为主导的创新产业园。”高蒙介绍,园区产业聚焦智能终端、机器人、智能装备、新能源等智能制造相关产业,利用中城资源整合与平台运营能力,为智造创新园注入强大的产业资源,为黄江带来源源不断的产业活力。

  “目前,园区以‘工业互联网+3D打印技术’为核心驱动。”高蒙表示,工业互联网日益成为实现生产制造领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关键支撑和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园区正进行数字化园区改造,和进驻的浪潮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合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实验基地,为园区企业上云提供软件免费使用3个月,以一站式信息化解决方案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同时降低企业上云成本,降本增效,促转型。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