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咬伤是打狂犬疫苗还是破伤风针?(2)
时间:2019-05-24 19:31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疫苗在接种后24小时左右,打针的地方可能有红肿、疼痛、瘙痒的感觉,或者稍有发热、头痛、关节痛、肌肉酸痛、呕吐、腹痛等症状,不用担心,会自行消退。 另外,不少人坚持一个观点:被家养的打过疫苗的宠物咬伤不用打狂犬病疫苗。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10日观察法,但在我们国家,动物散养率高,接种率低,而且本身就是狂犬病高危地区,所以也不能完全照搬10日观察法。目前我国建议,被高风险动物咬伤后,需要立即打疫苗,这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的。如果被咬伤者已按要求开始接种疫苗,但10天后动物还活着,仍建议完成整个接种程序。因为此时免疫程序已完成大半,半途而废的话,将来再次被动物咬伤后还需要走一遍所有流程,得不偿失。当然,如果你回忆起若干年前被动物咬伤的经历,而那只动物在咬伤你10天后仍然存活,那就不需要担心,现在也不需要补充接种疫苗了。 被动免疫制剂 能否替代疫苗 有患者问:“听说有种能立即中和病毒的药品,是不是用了它就不用打疫苗了?”这种药品确实有,我们称之为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即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狂犬病血清。但它的作用是通过注射在伤口周围,结合伤口处理后残留的病毒,最大限度降低发病率和潜伏期,为疫苗注射后产生抗体争取时间。 所以,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能力固然强大,起效也快,却不能代替疫苗。而且它只用于此前从没完成过全程接种疫苗的人,适合伤口比较严重,或伤口位置在头面部,或有严重免疫缺陷的患者。 被咬伤后打疫苗就是在跟病毒抢时间,快速产生抗体是第一要务,因而前三针尤为重要,尽量按规定间隔接种。某一针次延迟一到两天尚可,后续注射还能按照原计划进行。如延迟过久,就需要重新全程接种。一般,我们不建议提前接种。 完成了全程接种,抗体水平可以保持一年。如果接种过程中又被咬伤,只需要认真处理伤口,不需要加大剂量或者额外接种;接种后半年内被咬伤,也不需要再打疫苗;接种后半年到一年内被咬伤,需在被咬当天和第三天各打一针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一年到三年内被咬伤,则需在当天、第三天、第七天各打一针疫苗;接种后超过三年被咬伤,需要重新全程接种。 所以,按照规程注射疫苗是必须的,但它不能保驾护航一辈子。遇到上文提及的各种受伤情况,如需接种疫苗、被动免疫制剂等,需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定的医院或医疗机构进行注射。 (据《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