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赞”抵罚未必是好创意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医疗中心 >

集“赞”抵罚未必是好创意

  集“赞”抵罚未必是好创意

  郑宇飞

  在朋友圈曝光自己的违法时间、地点和具体情形,集赞三十个就算过关……这是某地交警针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祭出的“新招”,不少网友直呼“有意思”。

  “一人违法,八方点赞”,确是一种执法创新。据报道,该举措实施以来已有150多名违法者选择以这种形式接受处罚,算起来点赞人数超过4500人。但有些事还就是禁不住细想,当处罚和点赞通过这种方式被联系在一起,总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想出集“赞”抵罚这一招的出发点还是好的,就是通过自主揭丑,借助舆论压力,让违法者长长记性、下不为例。可形式上是广而告之了,自我批评乃至教育宣传的效果真的能达到么?

 

  朋友圈,究其本质乃是熟人圈,是熟人社会在网络之上的集中体现。集“赞”求转发可谓圈内每日上演的惯常游戏,朋友之间嘻嘻哈哈,你给我点,我给你点,至于点的是什么,多数是过眼不过心。把带有警示教育性质的内容挂在圈中求赞,不仅画风严重不搭,更难有真正效果。更何况,道路逆行,抢灯闯行之类已属违法,违法是非常严肃的事,惩罚也应当严厉,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不能太随意。集“赞”抵罚降低了违法成本,颇有娱乐化之嫌,一笑一赞中,法律本身的严肃性不再,“依法惩处”的意义也就淡了。

  创新执法值得鼓励,但也要把握好度。朋友圈点赞示众不是不行,但只能作为附加,不能将其与正常处罚办法并列在一起,让人“玩笑式”选择。交通问题难管,很多时候就卡在法难责众,例如这些年令人头疼的斑马线问题就曾让交管部门无从下手,通过抓拍、罚款、专人管理等方式,情况才有所好转。这也提示我们,办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因为法难责众而不用法。“软”处罚也好,“硬”处理也罢,最终目的还是通过责罚树立法律意识,让更多人对法律有所敬畏,而不是用各种花哨的形式消减法律的权威性。

  交通安全,生命大事,该怎么罚就怎么罚,该怎么管就怎么管,唯有如此,才能让人常感法律之威,不敢儿戏妄为。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