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禾红树湾院子:占据厦漳同城人居受益先机
时间:2019-04-10 13:50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中新网4月10日电 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方向,指出主要目标是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要取得明显进展。 在国内,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说是国际超级湾区的都市融合样本。这当中,广佛同城属于同一区域内先行10年的走向城市共同体的标杆与样本。2017年广佛两市GDP总量超过3.1万亿元,高于上海的3.06万亿元、北京的2.8万亿元。如果把广佛看作一个“经济体”,在全国范围也不容小觑。通过广佛城市共同体的融合,未来广佛不仅会形成多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还将继续加强民生、环保、旅游、产业等方面的合作。 而放眼中国,第二个有潜力成为超级湾区的地区,除了粤港澳,其实就得数到厦漳同城,而不是其他一线城市。一方面,它拥有海峡与港口的独有自然资源,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地位,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互联网第五城的厦门,在海陆空交通、金融服务、研发平台、国际展贸方面都有着高速发展的动能,从政策、资本、技术、产业结构、劳动力、地理位置等因素考量,属于中国大型都市圈中不可多得的综合型选手。
在第一层级的超级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广佛同城将是毋庸置疑的标杆。而在第二层级的超级都市圈,厦漳同城也将同样成为新型城市群融合样本,并且在支撑全国更具普适性的城市共同体的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等方面,可能更具备参考意义。 不过,从2010厦漳泉同城化概念的提出,在过去7年多的时间内,由于区域不同诉求的协调,厦漳同城的进程一直不如粤港澳大湾区。但从去年开始,从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导,再到区域内的部署,关于厦漳同城化、区域协调发展被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为推进厦漳泉同城化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去年10月25日,厦漳同城大道主线顺利通车,加上原有的厦漳跨海大桥,连接厦漳两地的交通大动脉越来越多,厦漳两地时空距离缩短至半小时。同时跨海大桥。同时厦门市轨道交通6号线漳州(角美)延伸段项目的前期工作的有序推进,更是进一步融入厦门的前奏;国务院批复成立的漳州台商投资区,能够大体量承接厦门的外溢产业,打造产城融合活力新城。 厦漳同城提速,谁站在受益第一排 厦门向西,漳州向东,厦漳同城化的过程中厦门西板块正迅速崛起。 未来,厦漳同城化在继公共设施之外,也会加快产业融合的脚步。厦门的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会持续带动漳州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同样漳州的产业链,也将部分支撑厦门的互联网产业、商贸业、会展业以及服务业,实现产业协同创新。 作为闽南海峡都市圈的领头羊,厦门既承担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城市和国际湾区的核心城市地位,又需要通过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来加强区域协同发展。但从超级都市所需的空间规划来看,目前厦门的东部发展接近饱和,北山阻隔,南入海流,拥有广阔土地又希望承接厦门的工业转移和经济带动的厦门西,成为厦门外扩、漳州二度生长的黄金发展轴。也有希望成为闽西南经济协作区框架下的样板新城。2018年的厦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坚定不移推进跨岛发展”被体现在了重要位置,其中还明确将在位于厦门西部完成项目投资220亿元。 去年4、5月间, 先是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以福州都市区和厦漳泉都市区建设为引擎,带动闽东北经济协作区和闽西南经济协作区加快发展”的重要部署;随后,省委常委会再次就“加快推进两个经济协作区发展”作了重要部署,明确“加快推进闽东北、闽西南两个经济协作区发展,贯彻党中央战略部署”。 可以说,关于同城化、区域协调发展被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为推进厦漳泉同城化带来了良好的契机。随之而来的,就是厦漳同城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加快了一小时生活圈的合作对接。 作为超级都市圈,需要吸纳更多的人口,落户门槛也将因应人才需求而变得更灵活,厦门西作为新的城市增长极,有望吸纳更多的年轻人才红利。 作为老城漳州,主城区人口密度较高,产业结构固化,同样需要通过与厦门西的融合,实现城市格局重塑,并且以更好的绿色发展思想,从产业、人居、生态、文化等多方面发力,逐步实现产城融合,打造产业兴、人气旺、生态美的城市中心升级“新样板”。 泰禾红树湾院子引领厦门西城市生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