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的币(2)
时间:2019-04-10 10:36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8月14日半夜1点20分,在西藏旅游的许静,眼睁睁看着手机上价值约8000万元的280万个EOS“瞬间被爆仓”。当天行情确有下跌,但她坚信自己是被“精准猎杀”的。 “又要重新开始奋斗了。 ”她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狂欢中入场时,他们以为游戏才刚刚开始,谁知道,集体最后的喧嚣竟是Game Over进行曲。 2 张大奔也送起了外卖。 他曾是成都一家区块链自媒体的编辑。抱着对区块链行业极高的热情,他转行做文字工作,进了写字楼。干了4个月后,公司忽然倒闭了,一群人默默吃了顿散伙饭,没要遣散费。 公司关门后第三天,张大奔送起了外卖。 区块链泡沫在中国的急速膨胀、破灭,让他有种恍如隔世感。最疯狂时,比特币的价格曾飙升到了19142美元的历史最高点。许多比特币死忠粉坚信,这绝不是极限。 他也是听着各种“钱爸爸”的故事入场的。比如,新东方前英语培训老师李笑来,以一系列的“神操作”出名,曾把4600元买入的2300股新东方股票换成苹果股票,后来又把暴涨后的苹果股票陆续换成超过10万枚比特币。 还有一个绰号叫神鱼的研究生辍学专职区块链创业,开过矿池,很快赚到一个亿,结婚时送给老婆一个新挖出的比特币区块,存入1LoveU开头的账户地址中,并附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被奉为区块链圈子里最浪漫的事。 一个知乎帖子广为流传。2011年12月,一个女孩在知乎提问:“大三学生手头有6000元,有什么好的理财投资建议?” 连续3年拿过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的作家长铗,当天回复:“买比特币,保存好钱包文件,然后忘掉你有过6000元这回事,5年后再看看。” 长铗的回复下应者寥寥。提问的女孩最终什么也没投,拿奖学金和朋友去了趟杭州旅游。 随着比特币价格在2017年12月蹿到超10万元人民币,长铗的回复又被无数人扒出。3万多人给长铗点赞,几千人为女孩错过千万财富唏嘘,也感叹自己“上知乎太晚”。 很多没赶上区块链早班车的人,慌张地抢着上车,不管是什么车次,什么车厢,因为“如果你错过了互联网,绝对不能再错过区块链”,“种一颗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2018年年初,某科技公司创始人玉红,和几个同属“古典互联网圈”的朋友在酒吧谈论区块链,凌晨3点了,几人也不愿散场。后来,玉红索性拉了一个“3点钟无眠区块链群”。 这个群非常火爆, 一个月之内,3点钟群又分化出了上万个3点钟分叉群。有人说,在2018年3月乍暖还寒的北京,空气里新弥漫的焦虑是——“我还没有加入3点钟社群”。 几个月内,上百家区块链公司在北京扎堆成立,他们火急火燎地融资、挖人、宣传。 在区块链技术公司扎堆的北京上地嘉华大厦,大厅里甚至开了一家“超级节点餐厅”,整面墙画着原子般相连的节点网络,象征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技术。 3 在区块链“登峰造极”前,有人去“挖矿”了。 2018年上半年,四川只要有水电的地方,无论多么犄角旮旯,几乎都被投资客踏破铁鞋。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曾在大凉山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甘洛采访,城里只有一条主干道,过去十几年以挖金属矿为生,近几年悄然转变成新的挖矿之城。出租车、黑车司机都能高谈阔论比特币、挖矿。 皮肤黝黑的彝族老板贾诺,在离甘洛县城几十公里的山上拥有几座小水电站,只能喂饱几百台矿机。山路边时有飞石且洪水多发,但这丝毫不妨碍四五拨儿从北京飞来的访客沿着地图找来。 不过,北京的老板们最终都走了——贾诺能提供的电力太少,容不下他们计划中成千上万台矿机。 2017年底,贾诺第一次把招租启事发到挖矿交流群。和贾诺网聊一小时后,四川小伙舒明立马带着钱赶往甘洛,当场签下合同,电价0.3元1度。舒明高中毕业,开过网吧,做过电脑培训,鼓捣过域名,深信挖矿是必须上车的机会。 合同签完没多久,另一拨儿人马赶到,愿意出0.4元1度的高价。 望着络绎不绝的造访者,做实体、开挖掘机起家的贾诺狠下心,借了90万元,买入100台矿机,挖比特币。他犹豫不决的前几年,身边早有水电站老板闷声发财,成了亿万富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