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落马党委书记:职务上去了,灵魂却没有跟(2)
时间:2019-04-10 05:50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在白城师院项目投标过程中,刘晓春直接违规插手工程项目,甚至和建筑公司一起大打“组合拳”,组织多家企业参与串标、围标,确保行贿企业获得白城师院的工程项目。2010年,白城师院陈某听到学院要开发建设教师住宅的消息,主动找到刘晓春,让其在项目承建上给帮帮忙。事后,陈某送给刘晓春一套住房。2015年,陈某提出让学校回购其投资的学生公寓经营权,刘晓春满口答应,这次他一次性收受了陈某上百万元。2016年他收受建筑商王某钱款;2017年至2018年先后收受建筑商代某钱款…… 不仅“来者不拒”,刘晓春还“主动出击”。2015年4月,刘晓春打电话给建筑商钱某说:“我爱人要用车,想跟你借一台二手车开。”不久,钱某购买了一辆高档轿车,并落户到刘晓春亲属名下,成为其爱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尽管知道是钱某特意买给他的新车,但刘晓春丝毫没有退还的意思。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刘晓春很明白,他和商人之间不过是各取其利。”专案组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其不分管煤炭采购的几年间,供应商孙某断了给他的好处,他在担任白城师院党委书记后便直接讲明有人竞争,吓得孙某一次就送给他几十万元。 “个人私欲极度膨胀,疯狂敛财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大钱要搂,小便宜也得占。”专案组工作人员如此评价刘晓春。 据介绍,每到年节,刘晓春就找干部职工个别谈话,连小孙女从外地回家,也要让干部职工去“稀罕稀罕”。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刘晓春的手机坏了后,他逢人便讲,甚至大言不惭地说,“别人坏一个手机能换十个八个,我才换来三四个”。如此丑陋难看的“吃相”,暴露了他贪婪的本性。在刘晓春任学院一把手的短短三年间,仅收受中层干部红包、礼金就达几十万元。 心存侥幸,妄图逃避调查 “一个单位刚查完一个党委书记,不可能接着查第二个党委书记”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了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这不但让违纪违法者铭记教训,也让心存侥幸者受到了震慑。但是在众多警示案例面前,刘晓春却一直不以为然,未思之亦不鉴之。 2017年底吉林省纪委开始调取白城师院有关基建方面的材料档案,2018年初调查组进入学校调取有关资料,甚至2018年5月刘晓春的前任——白城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任凤春被审查调查,组织上不止一次找他了解情况,都没能让他“迷途知返”。 “我虽然紧张,但侥幸心理还是占了上风。认为一个单位刚查完一个党委书记,不可能接着查第二个党委书记。”刘晓春坦言,那时候,他仍未收手,还天真地认为把可能被组织发现的事找当事人串供,订下攻守同盟,对抗组织调查,就能过关。 因为心存侥幸,他以为用一张借条就可以把违法所得的高档轿车“抹平”;因为心存侥幸,他以为把收受的赃款藏匿在亲属名下就不会被发现;因为心存侥幸,他以为收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而那些老板也是多年的朋友,定然不会乱说……却从未想到监督无处不在,一切心存侥幸都是痴人说梦、自欺欺人罢了。 “我认为敬畏是纪法的孪生兄弟,侥幸是放纵的狐朋狗友。多少罪恶在侥幸的驱使下发生,又在侥幸的破灭下暴露。”刘晓春忏悔书中的这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如果能早认识到这一点,他又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而在任凤春、刘晓春的影响下,白城师院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出现局部“塌方”腐败,先后有10余名处级干部因违纪违法受到查处,院长也因严重违纪被免职。 执纪执法者说 2018年8月,刘晓春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吉林省纪委监委立案审查调查,并被采取留置措施。几个月前,其前任也被立案调查。白城师范学院前后两任一把手前“腐”后继,令人震惊。 追溯刘晓春的成长轨迹和违纪违法心路历程,不难看出,其被查处具有必然性。 信仰缺失。刘晓春是典型的信仰迷茫、信仰迷失。刚参加工作的他在工作上也曾信心满满,立志要为学校做些有益的事情。可在利益面前他开始迷茫、动摇了,没有守牢底线,经不住“糖衣炮弹”攻击。当上一把手后,更是把当官作为个人捞取好处的途径,把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只要有工程,就想捞一把,凡是有人求他办事,必定“雁过拔毛”,其世界观、价值观严重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奉行“得利则跃跃以喜,不利则戚戚以泣”,栽跟头就是早晚的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