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数字化之旅:门神可眨眼微笑 游客成画中人(2)
时间:2019-05-18 00:30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今年4月,在北京落幕的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签署通过了《国博共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便是“努力开展数字化领域的合作,推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智慧博物馆建设。” “数字化”无疑有很多好处。李卫伟说,比如数字展览,可以弥补文物、遗迹在文化传播上的限制:3D打印的兵马俑可以轻松去到其他地方,敦煌壁画则能借助投影技术走出沙漠。 只不过,作为普通观众,可能在某些问题上会有不同看法。一位博物馆的忠实粉丝说,有些数字展的体验并不很好,“既不能接触到真正的文物,各种花哨的光线更让人觉得刺眼。而且许多博物馆的APP也有点儿‘同质化’的苗头”。 资料图:民众可在ipad等终端上随意调整观赏角度和大小,欣赏巴王矛。刘贤 摄 在李卫伟看来,博物馆数字化可能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发展完善过程,科技在不断翻新,文物藏品表现方式也要随之带给观众更有趣的体验,激发人们对博物馆展览、对文物的热情与关注。 “我们要认识到,数字化保护利用手段不是解决一切的万能钥匙。”李卫伟说,要分析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开创新的展示传播方式,是博物馆“数字化”未来可以考虑的方向。(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