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古建修复40余年 吴书瑞:恢复古韵就是最好的文保(2)
时间:2019-05-17 04:52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吴书瑞说,古建修复这份工作没有创作可言,全是模仿与继承。而最好的古建修复和保护就是让古建恢复原貌,透着传统气息,品起来原汁原味。 严寒烈日下依然遵循古建“规制” “在常人看来,我们所做的古建修复只是拿起笔刷在古建筑上彩绘,但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些。”吴书瑞说,干古建修复就是一个杂家,从实地勘查,到查阅历史资料、设计修复方案、寻找矿石、研磨颜料到最后一层一层上色,整个过程需要20余道工序。 广州的中山堂纪念工程正值盛夏,气温连续三十七八摄氏度,“我们在室内顶部隔着玻璃不透风,每天四十多度。”共和国成立35周年前夕,天安门城楼彩画修缮,因为天安门城楼属于重檐古建,吴书瑞负责修缮的彩画位于第二檐,相当于12层楼高。夏季酷热,吴书瑞和同事穿着厚重的工作服,依然遵循古建“规制”,完成修复工作。 是什么动力让吴书瑞在烈日炙烤下认真完成修复工作?他说,中国的历史有多长,彩画的历史就有多长,每一个时代都有用彩画记录的历史,对待历史不容儿戏。 几十年坚守,吴书瑞也经历了不少“风光”。最让他骄傲的,还是“牌楼外交”。当年在美国华盛顿唐人街,有一个“华府牌楼”工程,那是中国建筑的象征,“我们作为大国工匠参与修建获得赞誉,特别自豪。” “规制”是吴书瑞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文物修复就得按照原来的规制走。”吴书瑞说,“宋代有宋代的,清代有清代的;不同等级的建筑用什么样的比例、图案,都规定好了。”只有按照原来的规制,才能让更多的古建筑穿越历史的尘封,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如今,一些工程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会使用金色颜料在古建筑上涂画,没有亮光。但我们均使用金箔贴金,出来的效果发亮,有古代建筑应有的大气。” 在吴书瑞眼中,最痛心的是看到古建被刷上化工颜料,纹饰被改变。化工颜料画不出古建绘画的细腻,经历风吹日晒褪色快,而矿石研磨的颜料至少可以达到五六十年不褪色。“化工颜料便宜,随意画纹饰不用考究历史,利润就大,但这样就失去了复原古建的意义与价值。” 他举例说,故宫里大量运用的和玺彩画,单单一个小样制作就需要一个月。从现场勘查、揣摩图样,到制作图谱、沥粉贴金,没有深厚的文化积累、非凡的手工技艺、超出常人的体力和毅力,很难有所造诣。此前,故宫养心殿是吴书瑞负责的古建修复工作之一,取样原始颜料化验成分,剖析绘画层次,记录纹饰图案,“把最真实的古建原貌以及绘画步骤记录下来,就是对历史、对古建最大的尊敬。” 如今,吴书瑞把古建绘画所用的天然矿物质颜料,用在了“金韵葫芦”的创作中,将葫芦赋予时代文化气息,让其成为工艺品,走进千家万户。2016年,吴书瑞的“金韵葫芦”在北京国际文创产业博览会上获得“最佳展示奖”。 新京报记者 刘名洋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北大教授最新发现,石头上也有光合作用
- 下一篇:李济:举起现代学术的第一把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