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锦鲤、敲黑板……引导网络语言健康发展(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学堂 >

硬核、锦鲤、敲黑板……引导网络语言健康发展(2)

  “现在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每个人的文化水平、价值取向、认知水平不一样,表达出来的内容有高下之分,网络语言也难免鱼龙混杂。低俗语言在语言生活中客观存在,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任其在网络上使用甚至泛滥。”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中心主任余桂林说。虽然各网络平台都在用户条款中倡导用户使用文明用语,并建立了低俗内容屏蔽机制,但用户很容易通过谐音、字母缩写等方式绕过屏蔽机制,使用和发表低俗网语。

  合理规范、有序引导,让网络语言在良性环境中健康发展

  “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当年的中国和世界。”2006年,首次“汉语盘点”活动举办,“草根”“恶搞”等网络流行语入选当年“国内词”;2012年起,“汉语盘点”新增“十大网络用语”评选,元芳你怎么看、躺着也中枪、给跪了等入选;在去年的汉语盘点2018活动中,锦鲤、杠精、官宣、C位、土味情话等被评为“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人民网舆论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祝华新多次担任“汉语盘点”专家,他说:“互联网是当今社会最鲜活的汉语应用场景,‘汉语盘点’也是盘点当下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心理,不可能离开网络用语。至于网络流行语能否沉淀下来,得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接地气,二是具备基本的文化品位,否则行而不远。”祝华新建议,使用规范语言,抵制低俗网语,主流媒体、教科书、政府公文应带头示范,起到文化导向作用;同时组织评选年度违反公序良俗的网络流行语,建立“负面清单”,提醒全社会警惕慎用。

  为了打破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次元壁”,邵燕君和十几位北大中文系学生组成研究团队,搜集了245个网络文化核心关键词,追本溯源,详加注解,并形成了《破壁书》一书。“所谓‘破壁’是双向的,听不懂的人要积极了解学习网络新词新语,网民也要提升话语修养,不要在‘趣缘’社区之外不分场合地使用网络语言。”邵燕君说。

  “从语言发展的趋势看,一些当时不规范的特例慢慢变成了规律,被广大语言使用者接受认可,语言文字规范也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调整。只要语言发展没有偏离轨道,时不时地出现分支,其实是对道路的延伸拓展。”余桂林说,“语言发展要坚持主体性,多样性也必不可少。网络生活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也是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让现代汉语排斥网络语言是不可能的,只能引导网友正确使用,让网络语言在良性的网络环境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