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瘾】每年柳絮飘飞时,总能想起她的名字(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学堂 >

【古人有瘾】每年柳絮飘飞时,总能想起她的名字(2)

  在会稽内史任内,孙恩带兵造反,他不着急组织军队防御,而是开始拜神,对官民说:莫慌莫慌,我请来了大批“鬼兵”相助,贼兵自然会溃败的。

  战场上如此天真的想法,结果可想而知,王凝之与其他家人悉数被害。

  这时候的谢道韫呢?

  “闻寇至,举措自若,命婢肩舆,抽刀出门,手杀数人,乃被执。”

  孙恩要杀她的外孙,谢道韫奋力抗辩:“事在王门,何关他族?此小儿是外孙刘涛,如必欲加诛,宁先杀我!”最后,孙恩放走了她和外孙两人。

  “林下之风”

  谢道韫的风骨,在很早之前就有了体现。

  尽管小时候被批评过,谢玄在外面总是极力夸赞自己的姐姐;这时,另一位名士张玄也总是吹嘘自己的妹妹张彤云很厉害,两人经常相互较劲。

制图:张舰元

制图:张舰元

  人们也很好奇,这两位才女到底谁更胜一筹?他们就找了一位经常去两家串门的尼姑济尼,让她给个评价。

  济尼说:“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她评价谢道韫有“林下风气”。她的美,已经不再是一个小有才气的大家闺秀,而是有了当时备受推崇的竹林名士的风范。

  后来,在遭遇家庭的变故后,谢道韫就孀居在会稽。太守刘柳听说她的大名,就前去请她谈议,只见谢道韫风韵高迈,叙致清雅,对玄理侃侃而谈。

  离开以后,刘柳感叹:“实顷所未言,瞻察言气,使人心形俱服。”

  神情散朗、林下风气、慷慨流涟……谢道韫的气质巾帼不让须眉,她也成了后世许多女性心目中的典范。

  李清照写过“盐絮家风人所许”,为能够生活在与谢道韫相似的家庭文化氛围中而高兴。

  女诗人朱淑真也在诗中表达了对谢道韫才气的羡慕,“凭栏观雪独徘徊,欲赋惭无咏絮才”。

  民国的大才女秋瑾,也多次在诗里写谢道韫:“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

  她们都羡慕谢道韫有高超的才智,也期望自己的人生价值能早日实现。

  李泽厚先生曾说:“魏晋是一个‘人的觉醒’的时代。”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就是处于这样一个觉醒的时期,她们与同时代的名士一样,不仅拥有为人称道的才能,而且在婚姻生活中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爱憎。

  从那句“柳絮因风起”开始,她们就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完)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