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解锁上课新方式(2)
时间:2019-04-09 05:11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丽英小学科研室主任张军老师告诉记者,该校连续三年进行的无记名问卷调查显示,应用信息技术学习后,100%的教师和七成以上家长都认为,孩子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发生变化和提高,超八成学生表示,自己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 “通过再造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丽英小学探索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对个性化学习的一种探索。”上海市电教馆馆长、上海市特级教师张治表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数字资源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师生信息素养显著提升,教育治理不断优化,为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探索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远程“问诊”:隔着屏幕聊聊课 “送教下乡”突破时空限制,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一堂协同教学直播课刚结束,隔着屏幕,讨论还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屏幕两端,是西藏林芝米林县小学的教师和广州的教学专家。 “如果是您来讲这堂课,您会重点讲哪些部分?又会放手哪些部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我们的学生第一母语不是汉语,表达上可能会与汉族学生有些差异,如何去进行课程内容的升华?”米林县小学的教师们纷纷提出疑问,请专家支招。 “情感的升华与语言并没有必然关系,关键是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感受”“通过分析朗读词语,配上图,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情景”“如果后面再多留一些空间给学生思考,可能效果更好”……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杨建国、华南师大附小语文特级教师江伟英、华南师大文学院教师董光柱在华南师范大学的远程诊断中心,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活动组织以及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点评,同时与林芝米林县小学的教师进行实时互动,交流探讨适合藏区小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农村学校的老师很少有机会能得到专家的点评指导,这样的机会很难得!专家的点评诊断能有效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远程诊断使得这种指导可以常态化地进行。”米林县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曲桑说。 身在西藏林芝的老师们同专家交流的平台,叫做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远程诊断平台,由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打造。“高校专家、一线教研员与名师共同参与,采取实时观看、远程诊断与点评、远程送教下乡的方式,不仅低成本、高效益地向农村学校传输教育资源,更创新了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常务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德芳表示。 截至今年1月份,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远程诊断平台累计建设基于手机数据云的“教师工作坊”1600余个,上传微课266498个,平台直播场次近6000场,观看人次超过80万。 姜泓冰 蒋云龙 姜晓丹 姜泓冰 蒋云龙 姜晓丹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欧洲经济整体稳定但增长动力不足
- 下一篇:八旬退休教师的“幸福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