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界四行业年报:74家有13家亏损(2)_生活健康报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生活健康报移动版

主页 > 医疗中心 >

食界四行业年报:74家有13家亏损(2)

  截至目前,共有11家餐饮上市公司公布业绩。2018年,海底捞实现收入169.69亿元,同比增长59.53%;利润为16.49亿元,同比增长38.1%;全球门店数由2017年末的273家增至466家。此外,海底捞外卖收入同比增长47.9%,订单量由2017年70.3万单增至108.67万单。

  同样做火锅生意的呷哺呷哺也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2018年,呷哺呷哺营收47.34亿元,同比增长29.2%;经调整纯利4.75亿元,同比增长10%。

  与火锅股的红火相比,作为目前唯一亏损的上市餐饮企业,拥有“小南国”等中西餐多品牌的国际天食正忙于“瘦身”止损。2018年,国际天食亏损7603.2万元,净利下降174.78%。就业绩下降,国际天食归因于关店成本和资产拨备等一次性成本1.33亿元,以及同店销售下降3.8%带来的毛利减少。

  老字号转型遇难题

  “烤鸭第一股”全聚德卖不动了,2018年全聚德净利润为7304.22万元,同比减少46.29%,为其上市11年以来的最低点。对此,全聚德解释为受餐饮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公司年度接待人次同比减少。

  为应对市场竞争,全聚德过去一年里对菜品、环境、服务、管理等均进行了升级。为吸引更多年轻人,全聚德首次针对品牌系列化储备新品,还以上海、苏州的3家门店为试点,在装修、台面设计等方面做了调整。然而,2018年全聚德门店接待数量已从2017年的804.07万人次降至770.47万人次。

  拥有“西安饭庄”等老字号的西安饮食也面临转型难题。2018年,西安饮食净利为946.98万元,扭亏为盈。然而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西安饮食分公司桃李村饭庄房屋拆迁取得补偿性收益4298.3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实际为-1220.06万元。

  事实上,西安饮食也为转型做了多项努力,如开设“深夜食堂”,开辟外卖市场,产品进商超、进市场,探索品牌多元化经营,借助新媒体渠道进行营销活动等,但效果并不理想。

  猪肉股

  六成企业净利下滑

  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4日,23家猪肉股中已有21家发布2018年业绩数据。整体而言,大部分企业营收都有所上升,排在前三的为新希望690.63亿元、温氏股份573.08亿元、双汇发展487.67亿元。

  营收增长最多的为益生股份,达120%,天邦股份、龙大肉食也分别同比增加47.65%、33.56%。另有5家企业营收同比下滑,其中雏鹰农牧下滑最为严重,幅度为30.60%;顺鑫农业屠宰业务同比下滑20.23%,金新农同比下滑8.52%。

  值得注意的是,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在猪肉股中普遍存在。2018年净利同比下滑的有14家企业,占比61%,有5家企业下滑幅度超100%以上。其中,雏鹰农牧净利下滑超68倍,大康农业下滑近30倍,金新农下滑超5倍。

  同时,23家猪肉股中有5家亏损,其中雏鹰农牧亏损最为严重,达30亿元,大康农业亏损6.69亿元,天邦股份亏损5.52亿元,金新农亏损2.87亿元,新五丰亏损3583.8万元。

  非洲猪瘟致行情低迷

  从2018年价格走势来看,上半年因压栏生猪出栏,生猪价格下跌;5-7月生猪价格因消费提振而有所回暖;8月爆发的非洲猪瘟疫情使得活猪调运受限,南北生猪供给失衡导致区域价差逐步拉大,销区由于供给减少价格维持高位,而北方疫情频发省份猪价持续低迷。随着四季度部分省份相继解除封锁,生猪调运的流通性增加,生猪集中出栏造成猪价普遍下跌。

  基于上述情况,大部分猪肉股都将业绩下滑归于猪价下行、非洲猪瘟禁运等多重因素影响。雏鹰农牧表示,除自身公司现金流紧张引发一系列问题外,2018年生猪市场低迷,且受“非洲猪瘟”疫区封锁、禁运等因素影响,生猪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跌,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降。

  金新农也在2018年报中提及,受猪价低位运行及非洲猪瘟禁运等因素影响,2018年公司养殖板块出栏量和销售均价均下降幅度较大,部分猪场在2018年末压栏严重,生猪销售及销售价格均不达预期,特别是种猪销售与预期差异较大,致使养殖业务亏损严重,而这也是金新农2011年上市以来首亏。

  倒逼行业洗牌调整

  尽管非洲猪瘟疫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猪产能下降,但也加快了行业调整的步伐。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正式出台,计划到2025年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90%,具备分割加工能力的屠宰企业占比达50%等。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