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内会议活动对领导称呼不加“尊敬的”(2)
时间:2019-04-08 21:33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五、改进提升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强化问题导向,聚焦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全省中心工作,聚焦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把调查研究贯穿决策和执行全过程。省委常委每年调研不少于60天,提倡蹲点式、解剖麻雀式调研和不打招呼、不要陪同的随机调研。省级领导下基层调研,用餐、住宿等严格按规定执行,各调研点要保持原貌,坚决杜绝“群众演、领导看”,坚决杜绝为迎接调研制作展板、装饰布置等现象,不悬挂欢迎横幅或用电子屏显示欢迎标语,不使用无线话筒、耳麦和便携式音响。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调研也要按此从严掌握,不搞扎堆式、轮番式调研,不搞走马观花的漂浮式调研和不触及问题的过场式调研。 六、统筹规范督查检查。省委办公厅加强对省级督查检查考核的统筹,严格执行年度计划,完善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省考核办归口审批并统一向省委办公厅报备制度,确保2019年省级部门单位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比上年减少50%以上。省级部门单位根据工作需要每年最多开展1次综合性督查检查,新增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必须严格履行报备程序,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每半年进行情况汇总分析、提示提醒和内部通报。开展督查检查不能简单一督了之,要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帮助,对反映的实际困难能解决的当场解决,对深层次问题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对策建议并抓好督促落实。 七、优化考核评价方式。加强工作统筹,科学设立考核指标,合理计划考核时段,避免出现重复考核、扎堆考核。强化结果导向,优化提升评价方式,注重干部群众口碑和社会评价,减少对过程的教条式管控和机械式做法。严格落实中办《通知》“三个不得”精神,坚决纠正随意要求基层填表报数和简单以台账资料评判成效、用场景截图或视频代替落实、靠设立专项任务工作日推进常态工作、把评先奖优变味成微信拉票等现象。凡党中央、国务院未规定或未经省委、省政府批准,不得设置“一票否决”事项、不得组织开展涉及城市评选评比表彰的各类创建活动。 八、依规依纪依法问责。突出严肃、规范、精准、慎重要求,避免问责不力和属地问责泛化、问责手段简单化等问题。改进谈话和函询工作方法,有效减轻干部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对受到诽谤诬告的、严重失实举报的党员干部及时作出结论,并通过适当方式澄清正名。正确对待被问责的干部,对影响期满、表现好的干部,符合有关条件的,该使用的要使用。 九、完善激励关怀机制。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用好三项机制,树立实干为本导向,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年龄、唯票数等倾向,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得褒奖有实惠受重用。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提高来自基层一线干部在评先奖优中的名额比例。保障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依法享受休息休假权益,领导干部带头执行休假制度。 十、切实加强组织保障。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工作由省委统一领导,省委书记负总责,省委办公厅牵头,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直属机关工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等参加,统筹协调推进落实。省纪委监委机关要严肃查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在省级媒体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一把手要身体力行推动,拿出务实管用的措施,促进各级干部“脱虚向实”、把功夫下在出实招求实效上。 (记者 周明) 切实为基层减负 让干部更好干事创业 陕西日报评论员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为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基层减负年”工作,近日,省委研究出台《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十条措施》。这既是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全省上下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积极担当作为的重要抓手。我们要积极落实省委部署要求,自觉把《十条措施》作为“铁十条”抓紧抓实,扎实推进“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激励广大干部以良好精神状态干事创业、为民服务,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记中国援巴新医疗队
- 下一篇:新华微评·学习笔谈:众人植树树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