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逝世500周年:大师也有拖延症,爱好黑科技(2)
时间:2019-05-02 10:09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资料图:达芬奇名画《抱银鼠的女子》。 画家的自我修养 在谈到绘画时,追求完美的达·芬奇对自己要求颇高,也因此常常展示出自己理性思考的一面。 “那些作画时单凭实践和肉眼的判断,而不运用理性的画家,只会抄袭摆在面前的一切东西,却对它们一无所知。”他在笔记中这样写道。 在达·芬奇看来,画家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为此,他甚至会像研究几何、物理那样研究光影的变化。 在他的笔记中,不乏这样的纪录——角c接收最强的光线,因为这里正对着窗户a、b和整个地平线mx;角e、角i将收到较少的光线,因为它们与光线ms接触较少…… 这让人感觉似乎看到了一道几何或者物理试题。 同时,达·芬奇认为,画家必须通晓人体比例与内部构造。 他会留心观察。比如,他再笔记中曾这样写到人体的变化——一位胖人,他的身体表面哪个部位是凹陷的,而当他变瘦时,这个部位又会变得更加突出。 他的日程表中甚至有这样一项——每周六去公共浴室,你能在那里看到裸体。 资料图:《致敬达芬奇》全球光影艺术体验大展中的《维特鲁威人》。汤彦俊 摄 在著名的《维特鲁威人》笔记中,达·芬奇几乎用尺子量遍了人体的比例:“从发际线到下颌的距离为人身高的十分之一,从下巴底到头顶的距离是人身高的八分之一,从胸部到头顶的距离是身高的七分之一……” 必要的时候,他也解剖尸体。 “我曾经将一个病人的皮肤去除,病魔将他的皮肤收缩以至于肌肉遭到损耗,像一层薄隔膜一样……” “为了对这些血管拥有实际而完整的知识,已经解剖了不下十具的死尸,把各种器官全都加以分解。” 类似的句子在其笔记中不止一次出现。 资料图:包括达芬奇人物素描、机械、几何、建筑、解剖、自然、军事工程等手稿展出。汤彦俊 摄 在这些文字后面,达·芬奇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你可能对这个学科感兴趣,也可能因为厌恶和恶心而止步。但是如果你没有被这些吓倒,你可能也不敢在漫漫长夜里与那些被切成四等分的、被剥了皮惨不忍睹的死尸为伍;如果这些都吓不倒你,你还是没有能力学好,而素描技巧确实是从事这种示范工作不可或缺的本领;即便你已经掌握了素描技巧,但是也不一定就能结合透视学的知识,即便是结合了,你还可能不懂得几何学的证明方法,或是对肌肉、强度的估算方法;另外,你还可能欠缺耐心,这样就无法坚持不懈了。而上述这些是否在我的身上得以发现,我所撰写的那一百二十卷书就足以裁定这个答案是‘是’还是‘否’了 ”。 资料图:2013年,达·芬奇《自画像》展出。中新社发 张勇 摄 机械爱好者的黑科技 除了几何学、解剖学之外,达·芬奇对设计机械也很着迷。 在他看来,机器和人都是为运动设计的机构,绳索在某种程度上和人类的肌腱也有相似之处。 今天的人们仍能从达·芬奇的笔记中找到大量机械、齿轮、飞行器、车辆的设计草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