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道手工让历史国宝重显(2)
时间:2019-05-01 11:21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晨子 点击:次
保管科依苏处长缓缓铺开两幅经过几位修复师修复的珍贵档案介绍说:“九世达赖喇嘛坐床时委托进贡堪布给嘉庆皇帝上文书,这是嘉庆皇帝回给九世达赖喇嘛的敕谕,上面有满、蒙、藏三种字体”。 能成为西藏档案“续命师”中的一员,达珍、米玛仓决和巴桑卓嘎都很自豪,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也开始担忧下一代西藏档案的修复人员的培养。边珍是达珍、米玛仓决和巴桑卓嘎的徒弟,在西藏档案局(馆)内从事档案修复工作也有12个年头。 “刚开始3年时间内,每天都在反反复复拓破旧的报纸,第一次正式参加档案修复工作时很紧张,怕不小心弄坏珍贵的档案。”边珍回忆说。 “虽然有时一天站下来腰椎、颈椎真的很难受,但自己从来没想过要放弃,想继续跟几位老师学习做好档案的修复工作。”目前破损程度并不严重的档案边珍都可以独立完成,破损程度大的在老师的协助下边珍也都可以很好地完成。 修复师们妙手回春在指尖“修补”历史,让饱经沧桑的历史档案获得“新生”,而现代的数字化管理手段则延长了档案“生命”。“数字化管理能更加有效地保护原件,也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档案的查找和调用。”保护技术处处长尼玛扎西告诉记者,为保护档案原件西藏档案局(馆)正在抓紧历史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工作。 历史档案是了解历史的一个窗口,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而拯救即将消失的历史资料,延长它们的寿命,让历史不断篇是达珍和其他几位修复工作人员默默奋斗三十余年的初心和动力。如今,年过半百的几位修复师都接近退休,但档案修复工作任重而道远,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能培养出更多专业的修复人员,有更多的专业人才和年轻力量加入到这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事业中,让历史有迹可循。(中国西藏网记者/王淑 贾华加)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外音乐人激情唱响河北保定大激店世界音乐节
- 下一篇: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亮相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