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入海”后他们进了高压氧舱
2019-08-13 12:39 来源:百度新闻

  “上山入海”后他们进了高压氧舱
   医生提醒:玩“极限”项目小心“高原病”“潜水病”找上门

“上山入海”后他们进了高压氧舱

  暑期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旅游季,但对于那些酷爱挑战自我的年轻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潜水病”“高原病”找上门。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原海军总医院)的高压氧科,每天都有“驴友”因为“上山”“下海”,引发了与压力相关的疾病前来就诊。他们坐在高压氧舱里,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进行治疗,终于找到了平原上那种自在舒服的感受。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高压氧科主任潘树义提醒,准备玩“极限”旅游项目的“驴友”们,最好先评估一下身体状况再出发。

  肥胖的人更易得高原病

  高压氧舱看起来就像“太空舱”。记者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院中心的高压氧科里看到,大大小小的“太空舱”里坐满了治疗的患者。高压氧舱外面的操控台上各种各样的按钮,可以控制舱内的各项指标;电脑屏幕上,每一位正在治疗的患者的情况实时可见。

  刚刚做完治疗的小胖,是一名高中生。他今年才17岁,明显比同龄的孩子更胖。一周前,他和家人一起去高原旅游。小胖的家长说,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小孩上了高原“没事”、“没有啥反应”,于是他们带着孩子到了高原后,也没有经过适应就开始了旅行。没想到孩子很快就觉得不舒服,一家人匆匆结束行程赶回北京进行治疗。“刚回来的时候胸口憋闷、头痛头晕,治疗一个星期,现在已经好多了。”

  潘树义提醒,肥胖的人平时心肺功能就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到达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空气含氧量明显减少,此时就要减少耗氧量大的运动,像大声说话、快步走甚至洗澡都会消耗更多的氧气。“小胖上了高原比较兴奋,又跑又跳又喊又叫,很快就进入到缺氧状态,出现了各种高原适应不全的症状,只能迅速回到平原进行治疗或者就近到当地医院治疗。”

  潜水前最好先评估身体

  在另外一个“太空舱”里面,正在接受治疗的是一位漂亮的女孩小琳。她刚刚从东南亚潜水回来,回来之后出现了关节疼痛的症状。小琳说,这次她的休假时间有限,潜水后没有在当地休息停留,当天就飞回了北京,回来后关节开始疼痛肿胀。有些潜水经验的小琳知道自己可能与减压不当有关,于是就来到高压氧科进行治疗,这是她第二次来进行治疗。

  潘树义介绍,潜水这几年特别“火爆”,但绝大多数人去潜水前都没有进行评估。“潜水的时候,入水是一个增压的过程,只要深度不超过10米,入水速度快慢对健康影响都不大;水底压力大,出水的时候,就需要按照规定程度逐渐减压。”如果减压过程太快,体内的压力超过体外的压力,人体内的氮气形成气泡,气泡进一步积累到关节处,就会引起膝部、肘部、髋部或肩部痛疼。有些人的症状表现为皮肤瘙痒,严重者可以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休克,甚至死亡,这些都属于潜水减压病。“出水后早期出现明显症状的减压病患者,一般都可以在当地及时发现,给予治疗。但一些比较轻的潜水病,往往被潜水者所忽视。”

  潘树义说,潜水活动是要有一定的身体条件的,体质弱的、平时忙着减肥的时尚女孩,最好就别去潜水了;还有人在水底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不能按规定程序减压出水,而是迅速浮出水面,就更容易出现潜水减压病。“如果就是酷爱这种时尚项目,出发前应该到医院做个评估;到了当地等到休息好之后再下水,出水一定要慢。”潘树义特别建议身体状况一般的潜水者,出水后最好在当地休息一天再坐飞机回国,“从海平面到空中再到北京,会经历气压从1个大气压到0.8个大气压再到1个大气压的过程,这种变化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本报记者 贾晓宏